泊長沙

湖外沙晴昨夜星,曉風吹斷榜人停。 城回嶽麓峯前樹,帆下湘西渡口亭。 山氣北來橫紫翠,江聲東轉瀉清泠。 荊南十月煙花暮,悵望寒雲起洞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泊長沙:停泊在長沙,古代詩詞中「泊」指船隻停靠岸邊。
  • 榜人:船伕,掌舵的人。
  • 嶽麓峯:位於湖南長沙市湘江西岸,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湘西:泛指湖南西部地區,這裏指的是湘江上游。
  • 渡口亭:江邊供人休息或過渡的亭子。
  • 山氣北來:山中的霧氣或雲氣從北面飄來。
  • 紫翠:形容山色青翠如紫。
  • 清泠:清澈而寒冷的聲音,形容江水聲。
  • 荊南:古代地名,包括現在的湖北荊州一帶。
  • 煙花暮:指秋末冬初時節,因此時節花木凋零,如同煙霧一般。
  • 洞庭:即洞庭湖,位於湖南北部,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翻譯

昨晚湖邊的沙洲上星光璀璨,拂曉的微風打斷了船伕的搖槳聲。船隻駛過長沙城,停靠在嶽麓峯前的江邊,遠處湘江上游的渡口亭映入眼簾。山間的霧氣從北方橫卷而來,呈現出一片紫色和翠綠,江水東流,發出清冷的濤聲。此刻正是荊南十月,花木凋零,傍晚時分,望着洞庭湖上空升起的寒雲,心中不禁惆悵。

賞析

這首詩以湖光山色爲背景,描繪了一幅清晨湘江邊的寧靜畫卷。詩人通過細膩的筆觸,將星夜、曉風、船隻、嶽麓峯、渡口亭等景物串連起來,展現了長沙的自然風光。山氣北來與江聲東轉,形成空間上的動態感,寓言了時間的流逝。而荊南十月的煙花暮景,以及對寒雲洞庭的悵望,又透露出淡淡的離愁與思鄉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出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深深眷戀。

李繩遠

清浙江秀水人,字斯年,號尋壑、樵嵐山人、補黃村農。李良年兄。諸生。入國子監,考授州同,不就。遊幕四方。晚年信佛。工詩文,尤善駢文。自作《補黃村農生壙志》,述其生平。有《尋壑外言》。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