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焚身:指被火燒身,喻爲追求名利而招來災禍。讀音:(fén shēn)
- 象齒:指象牙,代指珍貴的物品或名利。讀音:(xiàng chǐ)
- 累俗:使世俗之人受累,此處指受到世俗的牽累。讀音:(lěi sú)
- 豬肝:東漢時閔仲叔客居安邑,老病家貧,每天買豬肝一片,屠戶有時不肯賣,安邑令知道後,吩咐屬吏常給他付豬肝錢。閔仲叔知道後,就離開安邑。後用以詠士大夫清廉自守。讀音:(zhū gān)
- 鍾吾:古地名,在今江蘇省新沂市境內,這裏借指避世之地。讀音:(zhōng wú)
- 大丹:道家術語,指修煉的一種境界或丹藥。讀音:(dà dān)
翻譯
因爲追求像象牙那樣珍貴的東西而可能導致災禍,受到世俗的牽累就如同爲了那片豬肝(追求微不足道的利益而失去自由)。 與世界沒有一絲干擾時,才明白天地是如此寬廣。 沿着小路採摘藥苗,任憑童子安置煮茶的竈爐。 前行去尋覓那如鍾吾般的避世之地,在空寂的山岩間探尋道家的大丹之境。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名利的超脫和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嚮往。詩的前兩句通過「焚身緣象齒,累俗爲豬肝」,表達了對追求名利可能帶來災禍和受世俗牽累的反思。接下來「與世一無擾,始知天地寬」,則體現了詩人擺脫世俗干擾後,感受到的開闊與自由。後面兩句「藥苗隨徑採,茶竈任童安」,描繪了一種閒適自在的生活場景,採藥苗、任童安竈煮茶,充滿了田園生活的氣息。最後「行覓鍾吾路,空巖問大丹」,表達了詩人對避世之地的尋覓和對道家境界的追求,體現了詩人對精神超脫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生活場景的描寫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