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未伸靖節志,居此積憂忡。 退避依麋侶,流離傍蜃宮。 身閒因性懶,我拙任人工。 島上風威厲,衾寒夢未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靖節:即東晉詩人陶淵明,因其謚號“靖節”,世稱靖節先生。

繙譯

沒有能夠伸展陶淵明那樣的志曏,居住在這裡滿是憂愁苦悶。退隱躲避而去依靠著麋鹿般的伴侶,在流離中靠近著如海市蜃樓般虛幻的宮室。自身清閑是因爲性情嬾惰,我愚拙任憑別人去作爲。島上的風十分淩厲,被子寒冷夢境也沒有結束。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沈光文的一腔愁緒與感慨。詩中用“未伸靖節志”表達自己志曏未能實現的遺憾和失落。“積憂忡”更是直接點明內心的愁苦狀態。“退避依麋侶”寫出其退隱的狀態和孤獨之感。“島上風威厲,衾寒夢未終”則通過對環境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淒涼的氛圍和內心的惆悵情緒。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深沉,生動地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複襍的心理狀態。

沈光文

沈光文,鄭克塽具表歸降。舊識閩浙總督姚啓聖允接返故籍,未幾啓聖「疽發背死」,事不果。康熙二十四年(1685)與季麒光等清廷在臺官員,及部份明末遺老共結「東吟社」。康熙二十七年(1688)卒,葬善化東保裏。詩文著作豐富,世稱「海東文獻初祖」。沈光文流寓臺灣三十餘年,歷荷蘭以迄鄭氏三代之盛衰,極旅人之困,深刻反映傳統文人飄流於末世與邊陲的悲哀。  沈光文系臺灣文學、文獻史上著名之詩人,其詩文散見於方誌,臺灣詩文總集,以及筆記雜纂,如連橫《臺灣詩薈》、陳漢光《臺灣詩錄》。至於別集之輯錄,則有寧波同鄉月刊社刊行之《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以及龔顯宗主編之《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茲以目前所見,最早收錄沈光文詩作的清代方誌藝文志爲底本,並參校下列諸本:《臺灣詩薈》、《臺灣詩乘》、《臺灣詩錄》、《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參考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臺北:寧波同鄉會,1977;龔顯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新營:臺南縣文化中心,1998。〗(江寶釵撰) ► 1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