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輪:指太陽,在這裏可理解爲很深的地方像與太陽照射的深處接通了,形容鹽井挖得很深。
- 綆(gěng)長:汲水用的繩子很長。
- 作梅:用鹽醃製梅子,鹽可調味。
- 調鼎:鼎是古代烹飪器具,這裏指在烹飪中發揮重要調味作用,常用來比喻治理國家等大事,此處指鹽的重要用途。
- 擬雪:把鹽比作雪。
- 青瀚海:可以理解爲像大海一樣廣闊的滷水區域,滷水呈現出青色。
- 盬(gǔ)南風:盬,意爲鹽池。南風有利於鹽的熬製。
- 金籯(yíng):籯,竹籠。金籯滿,形容獲得很多財富。
- 五窮: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泛指各種窮困的境遇 。
翻譯
鹽井挖到很深很深,彷彿與太陽光照到的水底都相通了,長長的汲水繩拉得牛脖子流出鮮血,垂掛在地上一片通紅。醃製梅子、調劑烹飪以後就看鹽發揮大作用啦,前人曾把鹽比作欲散的白雪。滷水像是廣闊的青色大海,全部用來熬製食鹽,有這虎形的鹽竈也不用等待南風來助力。向官府繳納完賦稅,收穫已足夠多,堆得錢財滿滿,人們安坐歡笑,再也不用擔心像騎驢人那般被各種窮困所困擾。
賞析
這首詩圍繞鹽井展開描寫。開篇通過「鑿到金輪水際通,綆長牛領血垂紅」生動描繪了鹽井挖掘之深以及鹽工勞作之艱辛,以牛的勞累流血側面反映出人們獲取鹽滷的不易。頷聯「作梅後日看調鼎,擬雪前人慾散空」運用典故和比喻,展現了鹽在生活與文學中的重要形象,說明其烹飪調味的重要用途和如雪花般潔白的特點。頸聯 「波素盡熬青瀚海,虎形不待盬南風」描寫了熬鹽的場景,「青瀚海」形象地寫出了滷水區域的廣闊,對鹽井生產過程進行了細膩刻畫。尾聯 「輸官已足金籯滿,坐笑騎驢困五窮」則展現出收穫鹽後的輕鬆和富足,與前文辛苦勞作形成鮮明對比,從整體上反映了鹽井生產的漫長過程與艱辛以及最終的收穫,表達了對過上富足生活的喜悅與滿足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