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山

· 李廌
十洲三神山,廣厚蟠地軸。 不知高几尋,滄溟及其麓。 遊心如太空,視彼何芥粟。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銛銳曰奇鋒,坳巖雲峻谷。 攝心如蚍蜉,觀此乃陵陸。 高庳作九地,何啻戰蠻觸。 老蘇記木山,萬里在右蜀。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小大雖相懸,真贗此其族。 因形生彊名,等是千歲木。 君家襄城野,繞郭山抱綠。 巍然復嶺外,自有真六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十洲三神山:傳說中的仙人居住之地,如蓬萊、方丈、瀛洲等。
  • 蟠地軸:形容山脈廣大,像環繞地球的軸線一樣。
  • :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爲一尋。
  • 滄溟:指大海。
  • :山腳。
  • 遊心:放飛心靈,思緒飄蕩。
  • 太空:廣闊無垠的天空。
  • 芥粟:比喻極小的事物。
  • 君家三木山:指詩人的故鄉或友人家中的山。
  • 包裹一握足:形容山小,可以一手掌握。
  • 銛銳:形容山峯尖銳。
  • 奇鋒:奇特的山峯。
  • 坳巖:低窪而險峻的岩石。
  • 峻谷:深邃的山谷。
  • 攝心:專注心靈。
  • 蚍蜉:一種大蟻,比喻極其微小。
  • 陵陸:超越大地,形容極高。
  • :低矮。
  • 九地:指九重天,極言高遠。
  • 蠻觸:古代神話中的小國名,比喻力量微小的衝突。
  • 老蘇:可能是指蘇軾,詩人藉此表達敬意。
  • 木山:此處可能指代具體的樹木或山林。
  • 右蜀:古代的行政區劃,指四川一帶。
  • 庭除:庭院。
  • 屹嶪:形容山勢高聳。
  • 真贗:真假,這裏指自然與人工的區別。
  • 等是:同樣是。
  • 千歲木:長壽的樹木,象徵古老和珍貴。

翻譯

在那十個仙境般的島嶼和三座神祕的山巒上,山脈廣闊深厚,彷彿環繞着地球的軸線。不知道它有多高,大海一直延伸到它的腳下。我的心就像翱翔在無邊的天空,那些山峯在我看來就像微不足道的小點。 你的家鄉有座三木山,小得可以一手握住。山峯尖銳如同奇異的劍鋒,岩石深谷像是峻峭的雲層。當我全神貫注時,這些景緻就像巨大的螞蟻丘陵般令我震撼。 高低錯落如同九重天,這裏的爭鬥何止是微小的蠻觸之戰。我記得蘇老先生曾提到過那裏的木山,它遠在萬里之外的四川。如果把它放在庭院裏,那山峯直插雲霄,足以照亮房屋。 儘管大小懸殊,但無論是天然還是人工的,它們都是千年的樹木家族。你的家鄉襄城野外,環繞着綠色的山巒。在城郭之外,還有更加巍峨的山嶺,那裏自有一番天地。 小山與大山雖然形態各異,但都同樣擁有千年的歷史。山的名字源自其形狀,無論大小,都是歲月的見證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山川圖,既有神話傳說中的仙境,也有現實中的山水景色。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將讀者帶入一個超越現實的境界。通過對比小山與大地、自然與人造,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歷史滄桑的感慨。同時,詩中還巧妙地引用了蘇軾的典故,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使得整首詩韻味無窮。

李廌

李廌

宋華州人,一說陽翟人,字方叔,號濟南。少孤貧,謁蘇軾於黃州求教,軾稱其文,與範祖禹薦於朝,不果。中年絕意仕進,定居潁昌。喜論古今治亂,哲宗元祐中上《忠諫書》、《忠厚論》、《兵鑑》於朝。有《濟南集》、《德隅齋畫品》等。 ► 4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