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木落漁村載酒過,綠波萍藻鱖魚多。拚醉飲,盡顏酡,不負平生笠與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木落:樹葉飄落。
  • 拚(pàn):捨棄,不顧惜 。
  • 顏酡(tuó):臉紅,形容飲酒後的樣子。

翻譯

樹葉紛紛飄落的時節,我帶着酒乘船經過漁村,只見那綠色的水波中,萍藻搖曳,鱖魚很多。我不顧一醉方休地盡情喝酒,直至臉紅如染,這樣纔不辜負我這一生相伴的斗笠和蓑衣呀。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寧靜又愜意的漁村生活景緻。開篇「木落漁村載酒過」,點明瞭時節是木葉凋零的秋天,詩人帶着酒路過漁村,營造出一種悠然閒適的氛圍。「綠波萍藻鱖魚多」生動地展現出碧綠湖水之中充滿生機的畫面,萍藻浮動,鱖魚肥美,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富饒。「拚醉飲,盡顏酡」描寫詩人盡情沉醉於美酒之中,滿臉通紅,寫出了詩人享受此刻自由自在的心境。最後「不負平生笠與蓑」則昇華了主題,表達詩人不懼風雨、灑脫隨性的人生態度,沉醉在這自然的懷抱中,笠與蓑成爲他與自然緊密相連的象徵,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悠然自得的隱逸之樂。整首詩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在如畫的風景描述中,滲透着詩人獨特的生命感悟。

李彌遜

李彌遜

宋蘇州吳縣人,字似之,號筠溪。李彌大弟。徽宗大觀三年進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貶知廬山,改奉嵩山祠,廢斥隱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歷任知州及監司。高宗紹興七年召爲起居郎,試中書舍人,復奏六事,鯁直如故。八年,試戶部侍郎。秦檜復相,因反對屈節議和,被迫引退。九年,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漳州。十年,歸隱福州連江西山。有《筠溪集》。 ► 7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