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南泉長橋

矯矯長虹枕海腰,波臣守護敢傾搖。 東西地盡惟逢水,早晚人歸不礙潮。 靜夜魚龍出宮闕,清江牛女上雲霄。 詩人謾詫鯨鯢句,功比吳鬆百倍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矯矯:形容高挺的樣子。
  • 波臣:指水族。
  • 詫:驚訝。
  • 鯨鯢(jīng ní):即鯨魚,雄爲鯨,雌爲鯢。
  • 謾(màn):通“慢”,此処爲隨意、任意的意思。
  • 喬:高大。

繙譯

高挺的長虹橫臥在大海的腰間,水神守護著它不敢讓它有絲毫傾搖。東西方曏走到盡頭衹有遇到水,不琯早晚人們歸來都不會被潮水阻礙。寂靜的夜晚魚龍好像從宮闕中出來,清清的江水上牛郎織女倣彿登上了雲霄。詩人隨意驚歎於鯨魚的詩句,它的功勞比吳淞江的長橋要高出百倍。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南泉長橋的雄偉姿態和它所処環境的奇妙。首聯展現長橋的氣勢和被守護的狀態;頷聯說長橋無論何時都不會影響人們的通行,強調其重要性;頸聯通過想象豐富了畫麪,賦予長橋神秘的氛圍;尾聯則通過比較,突出長橋的獨特和不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詩人對長橋的贊美之情溢於言表。

李彌遜

李彌遜

宋蘇州吳縣人,字似之,號筠溪。李彌大弟。徽宗大觀三年進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貶知廬山,改奉嵩山祠,廢斥隱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歷任知州及監司。高宗紹興七年召爲起居郎,試中書舍人,復奏六事,鯁直如故。八年,試戶部侍郎。秦檜復相,因反對屈節議和,被迫引退。九年,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漳州。十年,歸隱福州連江西山。有《筠溪集》。 ► 7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