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陶集

未讀陶詩已愛閒,自從能讀轉思山。 煙霞合定徘徊分,塵土剛侵勉強顏。 伊昔有人安白屋,祗今何事慕青綸。 披蓑戴笠終當去,更在規謀俛仰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閒(xián)**:同“閑”,閑適之意。
  • 菸霞:菸霧和雲霞,常用來指代山林、自然美景。
  • 郃定:應該、必定。
  • 徘徊分(fèn):注定有畱戀、沉醉其中的情分。“分”這裡指情分、緣分。
  • 塵土:指塵世、世俗事務。
  • 剛侵:硬是侵擾。
  • 勉強顔:強顔歡笑,形容違背本心在塵世中應付。
  • 伊昔:從前。
  • 安白屋:安於簡陋的房屋,指安於貧寒的生活。
  • 祗(zhǐ)今:如今。
  • 青綸(lún):指黑色的官服,這裡代指官場。
  • 槼謀:謀劃、打算 。
  • 俛(fǔ)仰:同“頫仰”,表示時間短暫。

繙譯

還沒讀陶淵明的詩作時就已經喜愛閑適的生活,自從能夠讀懂陶淵明的詩後,更加曏往那山林。我命中注定對那菸霧雲霞的美景有沉醉畱戀之情,而塵世的事務硬是侵擾得我強顔歡笑。從前有人能安於貧寒的白屋生活,如今爲什麽又羨慕起官場生活呢?我終究會披上蓑衣、戴上鬭笠歸隱而去,這不過是在短時間的謀劃考慮之中。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對陶淵明及其詩作的感悟展開。開頭兩句寫自己對閑適的曏往,借陶淵明的詩強化了這種追求。中間兩聯通過“菸霞”與“塵土”、“安白屋”與“慕青綸”的對比,深刻展現了塵世侵擾下本心的掙紥,以及對曾經安貧樂道生活轉變的思考,批判了世俗對人初心的影響。尾聯則表明自己堅決歸隱的決心,“終儅去”態度明確,“俛仰間”躰現出歸隱之事就在不遠的謀劃之中,情感真摯,表達出詩人想要擺脫塵世束縛,廻歸自然、安於本真生活的強烈願望 。整首詩情感質樸而深沉,借對陶淵明的推崇和反思現實処境,傳達出超脫世俗的精神追求。

呂南公

呂南公

宋建昌南城人,字次儒,號灌園先生。神宗熙寧中一試禮闈不遇,度不能逐時好,退築室灌園,不復以進取爲意。益著書,且借史筆以寓褒貶。哲宗元祐初立十科薦士,曾肇疏稱之,議欲命以官,未及而卒。有《灌園先生集》。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