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發良鄉

上馬頻傾惜別杯,薊門西去亦悠哉。 地隨督亢依山盡,河控桑乾入塞來。 老去尚能持漢節,時清應不重邊才。 冰霜漸邇君門遠,東望長安首重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薊門:古代天津薊州區的城門,常用來代指北京地區 。
  • 悠哉:悠閒自在的樣子。
  • 督亢(dū kàng):古地名,在今河北涿州、固安一帶,爲戰國燕著名富饒地區。這裏說「地隨督亢」意思是腳下土地順着督亢區域延伸。
  • 桑乾(sāng gān):河名,即桑乾河,永定河上游支流。
  • 漢節:漢代使臣所持的節由皇帝授予,是國家的象徵。這裏「持漢節」用漢代蘇武持節牧羊典故,暗指自己懷有堅貞操守、忠心爲國。
  • 君門:指宮廷、京城,借指皇帝。
  • 首重回:頻頻回頭。

翻譯

騎上馬後,我們一次次舉起酒杯,滿懷着惜別之情。向着薊門西邊緩緩遠去,心中倒也有幾分悠然自在。腳下這片土地沿着督亢一帶延伸,直到山巒盡頭;桑乾河奔騰而來,似乎是挾持着河水衝入邊關。我雖已漸漸老去,但仍立志要像前人那樣秉持忠貞爲國的氣節;在這太平的時代,也許朝廷不再那麼看重邊關的將才了吧。寒霜冰雪漸漸臨近,而京城離我卻越來越遠,我時不時回首東望那長安城,滿是眷戀。

賞析

這首詩開篇通過「上馬頻傾惜別杯」,直接營造出一種與友人分別時的惆悵氛圍。詩人在出發之時,接連舉杯與友人惜別,感情真摯深沉。「薊門西去亦悠哉」筆鋒一轉,在惜別的傷感中又透露出一種離開都市喧囂後悠然的情緒。

頷聯「地隨督亢依山盡,河控桑乾入塞來」,以宏大開闊的筆觸描繪沿途景色,將地理風貌與歷史古韻相結合,使畫面富有氣勢。「督亢」讓人聯想到這片土地的過往,「桑乾河」奔騰入塞的景象如在眼前,壯闊而雄渾。

頸聯「老去尚能持漢節,時清應不重邊才」抒發詩人感慨,表達自己雖年事已高但報國之志不減;同時話鋒裏含有對自身處境的無奈,太平時期,邊疆人才的價值彷彿不再那麼受重視,反映了詩人對個人境遇和時代狀況的矛盾心態。

尾聯「冰霜漸邇君門遠,東望長安首重回」以景語作結,冰霜將至暗示旅途艱辛,而回頭頻繁眺望長安,表現出其對京城的深深眷戀和複雜思緒,既有對京城的政治情懷,也有離開時的種種不捨與失落。整首詩情真意切,情景相生,語言洗練凝重,反映出詩人複雜多元的情感世界。

顧大申

清江南華亭人,本名鏞,字震雉,號見山。順治九年進士,授工部主事,累擢洮岷道僉事,卒於官。留心經濟,嘗著《河渠論》、《圖經》。後浚瀏河、吳淞江,皆用其議。詩工樂府、七律,嘗與王廣心、施閏章等人唱和。兼善書畫。有《詩原》、《堪齋詩存》。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