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飽雨:充足的雨水。
- 纖纖:細微、細小的樣子。
- 含風:迎着風。
- 載芟(shān):「載」是發語詞,「芟」指除草。出自《詩經·周頌·載芟》,這裏表示去除雜草。
- 宿莠(yǒu):多年生的雜草,「莠」是狗尾草,常用來比喻壞人。
- 挹(yì)注:舀取液體以灌注。這裏指引水灌溉。
- 隴:通「壟」,田埂。
- 謳:歌唱。
翻譯
充足細密的雨水輕輕飄落,隨風搖曳的葉片柔曼多姿。去除田中的舊有雜草,引來新的水流進行灌溉。藉助溪邊樹木的陰涼,隔着田埂傳來陣陣歌聲。村邊已經升起了裊裊炊煙,緩緩趕着牛踏上回家的路。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生動且富有田園氣息的農耕畫面。開篇通過「飽雨纖纖長,含風葉葉柔」營造出一種溫潤、柔和的氛圍,展現出雨後農田清新宜人的景象。「載芟除宿莠,挹注引新流」則具體描述了農民勞作的場景,認真除草、引水灌溉,質樸又辛勤。「陰借臨溪樹,聲傳隔隴謳」描繪出農民在勞作間隙,於溪邊樹下乘涼,傳來聲聲悠揚歌聲,充滿生活樂趣。「炊煙村畔起,歸路緩驅牛」以傍晚時分村莊升起炊煙,農民悠然趕着牛回家的畫面收尾,勾勒出寧靜和諧的田園生活,給人溫馨、自在的感受 ,讓人領略到當時農耕生活的質樸與美好。
胤禛
即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皇帝。聖祖第四子。康熙四十八年封雍親王,六十一年十一月嗣位。次年改元雍正。即位後頒詔訓飭各級文武官吏,列舉弊端,嚴令整頓。藉故鎮壓與之爭位的諸弟,胤(允)禵被圈禁,胤(允)祀、胤(允)禟於被廢黜後死亡。舅父隆科多、大將軍年羹堯原屬親信,也在雍正初年相繼得罪。查嗣庭、汪景祺以文字得罪,實遭隆、年二人牽連。康熙帝所親信之蘇、寧織造李、曹兩家亦遭重譴。甚至浙江士子亦因查、汪兩案而暫停鄉會試。又嚴令諸王不得對所屬旗人多派差使,停止宗室諸王兼管旗下事務。在中央設立軍機處。重用鄂爾泰、田文鏡、李衛爲重要省份總督。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在大多數省份行“攤丁入畝”之法。對西北方面,討伐羅卜藏丹津叛亂,擊敗準部噶爾丹策零之擾。對外則禁止西洋傳教士傳教,除在京者外,其餘西洋人一律安置澳門。又於雍正五年與俄國訂立《布連斯奇界約》及《恰克圖界約》,劃定中俄中段邊界。十三年八月,病卒。諡憲皇帝。
► 5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