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相思引:雙調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後段四句兩平韻。房舜卿詞用別稱《玉交枝》,周紫芝詞用別稱《定風波令》,趙彥端詞用別稱《琴調相思引》,《古今詞話》無名氏詞用別稱《鏡中人》。
清幽:秀麗而幽靜。
暗香:猶幽香。
生綃: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時多用以作畫,因亦以指畫卷。
序
《相思引·題百福老人藍筆畫蘭》是清代女詞人顧太清的一首詞。上片從畫面出發,涉及它的技法、設色,尤其揭示它的精神。豔和冷,前者指其色彩,後者指它的色調。色彩可以悅目,色調錶現精神品格。蘭比喻高潔。芬芳的暗香,不僅是視覺上得到美的享受,而且還在嗅覺上也有同樣的感受,畫的精妙可想而知,下片是品評。詞人以最高的“神品”來評價它,說明畫得高妙無比。並由畫品而及於畫家的人品。詞人賞畫贊畫,也表現了她自己審美品格的高尚不俗。全詞評畫之言可知詞人情調高雅,言語之間的雅緻真切可感。
賞析
詞作於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元月。太清三十九歲。
這是一首題畫之作,畫者百福老人即詩人錢載。春蘭秋菊,是畫家的傳統題材。畫面是蘭花,詞的首句“同心芳草澹青鉤,豔過春花冷過秋”。“同心芳草”,指畫家所繪的由一株根系所長出來的蘭花,並且用淡青鉤法畫出。詞人說它比春花還豔,比秋花更冷。豔和冷,前者指其色彩,後者指它的色調。色彩可以悅目,色調錶現精神品格。蘭比喻高潔。畫家的本意也在於它的“清幽”。上片從畫面出發,涉及它的技法、設色,尤其揭示它的精神。下片是品評。詞人以最高的“神品”來評價它,說明畫得高妙無比。並由畫品而及於畫家的人品。畫幅上由於畫上的蘭花,因而好像侵染了一層飄動的暗香,詞從“生綃尚有暗香留”,進而說“老人名字,千古足風流”。溢出的芬芳的暗香,不僅是視覺上得到美的享受,而且還在嗅覺上也有同樣的感受,畫的精妙可想而知,所以畫家的名字也將隨同這幅畫的流風餘韻傳之千古。詞人賞畫贊畫,也表現了她自己審美品格的高尚不俗。

顧太清
顧太清,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嫁爲貝勒奕繪的側福晉。她爲現代文學界公認爲"清代第一女詞人"。晚年以道號“雲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爲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其文采見識,非同凡響,因而“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語。顧太清不僅才華絕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適中,溫婉賢淑。令奕繪鍾情十分。雖爲側福晉一生卻誕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幾位兒子都有很大作爲。
► 369篇诗文
顧太清的其他作品
- 《 金縷曲 · 紅拂 》 —— [ 清 ] 顧太清
- 《 風入松 · 買菊 》 —— [ 清 ] 顧太清
- 《 金縷曲 · 詠白海棠 》 —— [ 清 ] 顧太清
- 《 金縷曲 · 芸臺相國以宋本趙氏《金石錄》囑題 》 —— [ 清 ] 顧太清
- 《 虞美人 · 雨中答湘佩 》 —— [ 清 ] 顧太清
- 《 次夫子清明日雙橋新寓原韻 》 —— [ 清 ] 顧太清
- 《 畫屏秋色屏山邀看菊 》 —— [ 清 ] 顧太清
- 《 鵲橋仙 · 初冬雲林邀同家霞仙龍爪槐看菊,過陶然亭望西山 》 —— [ 清 ] 顧太清
相关推荐
- 《 相思引 · 元夕後二日夜雨即事 》 —— [ 清 ] 陳維崧
- 《 相思引 》 —— [ 清 ] 史承謙
- 《 相思引 · 與畹姊話舊 》 —— [ 清 ] 陳家慶
- 《 琴調相思引 · 其一 · 臨別餘干席上作 》 —— [ 宋 ] 趙彥端
- 《 相思引 · 雲林妹見贈雁足書燈,以小令申謝 》 —— [ 清 ] 顧太清
- 《 相思引 》 —— [ 宋 ] 趙與仁
- 《 相思引 · 送韻仙主人赴南宮試 》 —— [ 清 ] 汪淑娟
- 《 相思引/琴調其二 》 —— [ 宋 ] 趙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