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陸費春帆中丞瑔餞餘於鴛鴦湖並賦長歌贈別未及踐和倚此作答
啓離筵,與秋同餞,西園冠蓋如綺。巋然又見靈光叟,紗帽隱囊來止。歌自倚。祇一種深情,深比鴛湖水。風流老輩。看白髮傳杯,紅腔選韻,不飲也須醉。
書生習,自揣難諧時世。一言公最知己。生平俯仰期無忝,虛譽那爭循吏。今去矣。愁滿目哀鴻,未了臨歧事。蒼生有淚。望休沐餘閒,仙因佛果,分惠及桑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巋(kuī)然:形容高大獨立的樣子。這裏指陸費春帆中丞如同高大獨立的人出現。
- 靈光叟:原指漢代魯國的靈光殿,歷經多次戰亂後巋然獨存。後以「靈光」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這裏借指陸費春帆中丞。
- 隱囊:一種靠在背後的軟囊,古時多用爲坐具。這裏代表優雅閒適的儀容。
- 自揣(chuǎi):自己估量、推測。
- 忝(tiǎn):有愧於。「無忝」是不慚愧的意思。
- 循吏:守法循理的官吏,指在地方上能遵循着各項規章制度,盡心盡力辦事的好官。
- 哀鴻:比喻哀傷痛苦、流離失所的災民。
- 臨歧:面臨歧路,常表示惜別。
- 休沐:指官吏的休假。
- 仙因佛果:指超凡入聖、修成正果等美好修爲,這裏是祝福對方修身有得後能行善事。
- 桑梓(zǐ):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因此用「桑梓」代指家鄉 。
翻譯
離別的筵席開啓,彷彿同秋天一起爲我餞行。西園中高官顯貴們衣飾華美,陣容盛大。此時,只見那如靈光般珍貴的老者,頭戴紗帽,帶着閒適從容的姿態前來。他獨自倚聲而歌,那歌聲裏飽含的深情,比鴛鴦湖水還要深沉。這位風流的老輩啊,看着他白髮蒼蒼卻還舉杯,精心挑選唱詞和腔調,即便不飲酒,也會被這氛圍沉醉。
我深知自己一身書生習性,估量很難順應這世事潮流。但有一句話,您可真是我最貼心的知己。我這一生只求所作所爲無愧於天地,哪裏會去爭搶那所謂循吏的虛名。如今我就要離去了,滿眼望去盡是流離失所的災民,面臨分別,還有許多事沒能做完。百姓們滿心哀傷。希望您在休假閒暇之時,修煉身心有了成果之後,能將恩澤惠及家鄉。
賞析
這首詞開篇營造了一種離別的氛圍,「西園冠蓋如綺」描繪出餞行場面的隆重,同時引出主人公陸費春帆中丞這個「靈光叟」。「歌自倚,祇一種深情,深比鴛湖水」將其送別時的深厚情感以湖水爲喻,生動而形象地表達出來。
下闋作者表達了自己作爲書生難以適應時世的感慨,凸顯出他與陸費春帆中丞知己般的交流。「生平俯仰期無忝,虛譽那爭循吏」展現出作者追求無愧於心的人生態度。「今去矣。愁滿目哀鴻,未了臨歧事」流露出對百姓苦難的深切憂慮和對未竟之事的遺憾。最後「望休沐餘閒,仙因佛果,分惠及桑梓」則是對友人的美好期許,希望他在修養身心之後能夠造福家鄉。整首詞情感真摯深沉,既有離別之愁,又有對世人與家國的關懷,表現出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懷 。
薛時雨
清安徽全椒人,字慰農,一字澍生,晚號桑根老人。咸豐三年進士,授嘉興知縣,官至杭州知府。太平軍起,參李鴻章軍幕,以招撫流亡振興文教爲任。去官後,主講崇文尊經、惜芳等書院,從遊者甚衆。有《藤香館詩刪》、《詞刪》等。
► 230篇诗文
薛時雨的其他作品
- 《 南鄉子 · 故鄉小住日與村農閒話殊有古風 》 —— [ 清 ] 薛時雨
- 《 羅敷媚 》 —— [ 清 ] 薛時雨
- 《 御街行 · 入都與淮生仲兄夜話 》 —— [ 清 ] 薛時雨
- 《 鵲橋仙 七夕 》 —— [ 清 ] 薛時雨
- 《 鳳凰臺上憶吹簫 · 晚坐南道宮納涼弔影悽然感而有作 》 —— [ 清 ] 薛時雨
- 《 白下寓庐 》 —— [ 清 ] 薛時雨
- 《 過秦樓 · 六月廿三夕吳山香社極盛循山小步經月娥家 》 —— [ 清 ] 薛時雨
- 《 誤佳期戊午新正風雪連綿久無春意 》 —— [ 清 ] 薛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