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 和石甫詠七娘子
鬥姥攜卿至。十三餘、娉娉嫋嫋,合添一倍。十姊妹花何足算,恰好珠三玉四。分銀漢、素秋爲二。倘得仙郎來控鶴,對蓮花、嬌面甘兄事。琴與柳,共行弟。
香山述德傳新制。想元和、鸞歌鳳舞,是卿前世。短短添他三角線,成就當胸卐字。卜人日、雙星交會。若問稿砧今何處,是郭家、最小金龜婿。誰會我,撫弦意。
拼音

樊增祥
樊增祥,字嘉父,號雲門、樊山,別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曾任陝西宜川、渭南等縣令。後累官至陝西布政使、江寧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逃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曾爲參政院參政。擅長詩、駢文、詞,爲近代晚唐詩派代表詩人。著有《樊山全書》。 樊增祥關係臺灣詩二首,見連橫《臺灣詩乘》,今據以校錄。(吳福助撰)
► 729篇诗文
樊增祥的其他作品
- 《 浪淘沙 良乡道中读子珍寄书,悢然有怀,为成是解 》 —— [ 清 ] 樊增祥
- 《 菩薩蠻 · 雨 》 —— [ 清 ] 樊增祥
- 《 高陽臺 · 二月廿五日過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紅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長李稚和先生 》 —— [ 清 ] 樊增祥
- 《 重疊金 》 —— [ 清 ] 樊增祥
- 《 蝶戀花 · 立秋日雨 》 —— [ 清 ] 樊增祥
- 《 六醜 · 上春多雨,霃陰如墨,園梅五株,開已爛熳。賦此寄節庵、子培 》 —— [ 清 ] 樊增祥
- 《 最高樓晚至玉帶橋行散,倚欄照水,悢然有懷 》 —— [ 清 ] 樊增祥
- 《 浣溪紗 》 —— [ 清 ] 樊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