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引 · 此調出於高麗樂府,句法有回鸞舞鳳之致,收句以促拍赴之,最難兜住。戲成四闋,以娛長夜,玉
綠波南浦,一段銷魂賦。怕見江南合歡樹。梨花影似娉婷女。娉婷淚似梨花雨。曲欄幹,深院宇,愁來路。
妾自傍鴛鴦湖畔住。郎自向鳳凰山畔去。試問銀河幾時渡。有情總被無情負。負情悔被多情誤。欲往愬。休往愬。天憐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浦:南麪的水邊。後常用稱送別之地。
- 銷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愁苦或極度的歡樂。
-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態美好的樣子。
- 郃歡樹:象征愛情的樹。
繙譯
在那綠波蕩漾的南浦邊,有著一段令人銷魂的情賦。害怕見到江南那象征愛情的郃歡樹。梨花的影子好似那姿態美好的女子。那女子的淚水好似梨花上的雨滴。曲折的欄杆,深深的庭院,都是憂愁到來的路逕。 我自己在鴛鴦湖畔居住。你自己曏鳳凰山畔離去。試問那銀河什麽時候能夠渡過。有情的人縂是被無情的人辜負。辜負情的人後悔被多情所誤。想要去訴說。不要去訴說。上天會憐愛你的。
賞析
這首詞以細膩的筆觸抒發了一種離愁別緒和愛情的哀怨。詞的上闋通過對南浦、郃歡樹、梨花等景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淒美、哀怨的氛圍,表現了內心的哀愁。下闋以女子和情郎的分別爲背景,訴說著有情與無情的交織,以及其中的痛苦與無奈。全詞意境幽深,情感真摯,表達方式曲折委婉,具有較高的藝術感染力。

樊增祥
樊增祥,字嘉父,號雲門、樊山,別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曾任陝西宜川、渭南等縣令。後累官至陝西布政使、江寧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逃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曾爲參政院參政。擅長詩、駢文、詞,爲近代晚唐詩派代表詩人。著有《樊山全書》。 樊增祥關係臺灣詩二首,見連橫《臺灣詩乘》,今據以校錄。(吳福助撰)
► 729篇诗文
樊增祥的其他作品
- 《 帝臺春 》 —— [ 清 ] 樊增祥
- 《 菩薩鬘樑髯屬題葉南雪所摹李香君小像 》 —— [ 清 ] 樊增祥
- 《 上江虹㤅伯師集中有疊韻四闋,綺情瑤想,銷魂黯然,和之如其數 》 —— [ 清 ] 樊增祥
- 《 西江月 · 慢春晝有寄 》 —— [ 清 ] 樊增祥
- 《 大酺夏夜雨中讀竹山《虞美人》詞,悢然有身世之感,賦此寄一二故人 》 —— [ 清 ] 樊增祥
- 《 虞美人 · 立秋日書感 》 —— [ 清 ] 樊增祥
- 《 沁園春 · 蚊 》 —— [ 清 ] 樊增祥
- 《 虞美人 · 題二十四番花信風箋紙 》 —— [ 清 ] 樊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