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啼序 · 壬子上巳後一日榖雨,同石甫、午詒、筠卿過徐園看牡丹。是日,園中有文明結婚者,比至,則禮成

匆匆禊蘭過了,惱天涯倦旅。碧桃謝、千點殘霞,半逐溪水東去。小鶯喚、雙柑薦酒,嫣紅近在熱明路。甚濛濛、微雨籠晴,舊曾遊處。白帢烏巾,杏子樹底,踏香塵緩步。指林杪、金粉樓臺,玳梁雙燕曾住。款鬆關、飛英散雪,度花徑、橫藤垂露。任西亭、輕送斜陽,不愁來暮。今朝榖雨,幾信花風,牡丹已半吐。念世上、豈無金屋,但少佳人,縱有名花,亦須賢主。 鞓紅國色,姚黃天寵,相逢俱是春申客,算江南、朱紫紛無數。臨流據石,湘簾過盡茶煙,柘屐淺印香土。傳聞綺閣,借與雙鴛,任暗翻舊譜。更說甚、鄣羞紗扇,掩淚紅巾,一握柔荑,早通心素。金壚尚西,氍毹猶暖,文鸞飛去。簫聲歇,漫徘徊九蕊珍珠樹。閒循芳草歸來,陌上花鈿,有人拾否。
拼音
樊增祥

樊增祥

樊增祥,字嘉父,號雲門、樊山,別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曾任陝西宜川、渭南等縣令。後累官至陝西布政使、江寧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逃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曾爲參政院參政。擅長詩、駢文、詞,爲近代晚唐詩派代表詩人。著有《樊山全書》。  樊增祥關係臺灣詩二首,見連橫《臺灣詩乘》,今據以校錄。(吳福助撰) ► 7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