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淇泉姬人歸自吳中,君適有北山之役,賦此調之
銀州北指,是當年織女,示現仙軿彩雲處。願蕭郎貴壽,長好長圓,花月底、換了顰煙淚雨。
玉階攜手話,紅藥將離,莫詠南朝謝郎句。花下數歸期,抹麗開時,應博得、羅帷心許。
待乞取、龍涎作香材,把玉琢猊爐,紫煙長聚。
拼音

樊增祥
樊增祥,字嘉父,號雲門、樊山,別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曾任陝西宜川、渭南等縣令。後累官至陝西布政使、江寧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逃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曾爲參政院參政。擅長詩、駢文、詞,爲近代晚唐詩派代表詩人。著有《樊山全書》。 樊增祥關係臺灣詩二首,見連橫《臺灣詩乘》,今據以校錄。(吳福助撰)
► 729篇诗文
樊增祥的其他作品
- 《 春宵吟本意,即白石自制曲 》 —— [ 清 ] 樊增祥
- 《 千秋歲 · 引此調出於高麗樂府,句法有回鸞舞鳳之致,收句以促拍赴之,最難兜住。戲成四闋,以娛長夜,玉 》 —— [ 清 ] 樊增祥
- 《 浣溪沙 》 —— [ 清 ] 樊增祥
- 《 玉樓春 》 —— [ 清 ] 樊增祥
- 《 雙調望江南九日歸自青門 》 —— [ 清 ] 樊增祥
- 《 双调望江南 其二 别磁州 》 —— [ 清 ] 樊增祥
- 《 洞仙歌 其三 》 —— [ 清 ] 樊增祥
- 《 二郎神湘綺先生謁行宮歸,賦此志感,次韻奉和 》 —— [ 清 ] 樊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