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劍潭村家書屋

富貴、神仙未易兼,貧饒清福復何嫌。 一灣流水青環屋,萬笏羣山綠入簾。 攤飯人方眠石倦,品茶我亦飲泉廉。 眼前風景皆詩料,好句誰能信手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
  • :廉潔,這裏形容泉水的清。

翻譯

富貴和神仙不容易同時擁有,貧窮卻有許多清福又有什麼可嫌棄的呢。一灣流動的溪水青綠色環繞着屋子,衆多像笏板一樣的羣山綠色映入眼簾。在石頭上疲倦地攤開飯食的人正入睡,品茶的我也因這廉潔的泉水而愉悅。眼前的風景都是寫詩的素材,好的詩句誰能隨手就拈來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劍潭村家書屋周圍的優美景色和寧靜氛圍,表達了詩人對這種愜意生活狀態的喜愛和滿足。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如「一灣流水青環屋,萬笏羣山綠入簾」,生動地展現出了流水環繞房屋、羣山綠意盎然的畫面,也有對日常生活場景的刻畫,如「攤飯人方眠石倦」,增添了生活的真實感。最後表達了面對如此美景而詩興大發,卻又感嘆妙句難以隨手拈來。整體意境清新,語言質樸自然,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自然細緻的感受和熱愛。

林占梅

林占梅,構築潛園,雅集詩騷。文酒之盛,冠於北臺。著有《潛園唱和集》二卷、《潛園琴餘草》八卷,其中《潛園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約有詩一千九百餘首,寫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67)。多詠骨肉親友、園居、遊歷、時事、興懷之作。五言古、近體,善摹難狀之景,達難顯之情。作品風格多樣,平易曉暢法白居易,感時憂國似陸放翁,傷感興懷如吳梅村。臺澎道徐宗幹評其詩「和靜清遠、古澹恬逸」、「詩味多琴味」。茲據臺灣分館藏《潛園琴餘草》爲底本,並參照下列對校本編校:李清河藏《潛園琴餘草》(以下簡稱李本)、李清河藏《潛園詩抄》(以下簡稱李抄本)、連雅堂《臺灣詩薈》(以下簡稱薈本)、臺灣文獻叢刊《潛園琴餘草簡編》(以下簡稱臺銀本)、《新竹文獻會通訊》(以下簡稱文獻本)、陳培桂《淡水廳志》、林維丞《滄海拾遺》、蔡振豐《苑裏志》、鄭鵬雲《師友風義錄》、連橫《臺灣詩乘》、王鬆《臺陽詩話續編》、林欽賜《瀛洲詩集》、賴子清《臺灣詩醇》、曾笑雲《東寧擊鉢吟後集》、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蛻萒老人《大屯山房譚薈》。 ► 6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