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 寄黃壺舟

淪落誰知己?記相逢,一鞭風雪,題襟烏壘。同作羈臣猶間隔,斜月魂消千里。愛尺素,傳來雙鯉。爲道玉壺春買盡,任狂歌,醉臥紅山嘴。風勁處,酒鱗起。 烏絲闌寫清詞美。看千行,珠璣流轉,光盈蠻紙。蘇氏才吟殘臘句,瞬見綠陰如水。春去也,人猶居此。褪盡生花江管脫,怕詩人,漫作雲泥擬。今昔感,一彈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淪落:指身世落魄,沉淪失意。
  • 題襟:原指相互題詩於襟,以抒情懷,後多用以表示同志友好。
  • 烏壘:古西域國名。此處指當時林則徐與友人相逢共處之地。
  • 羈臣:泛指貶謫在外的官員。 羈(jī)
  • 尺素:小幅的絲織物,如絹、帛等,常用來指代書信。
  • 雙鯉:典故,古人常將書信結成鯉魚形狀,以指代書信。
  • 玉壺春:一種美酒名。
  • 紅山嘴:地名。
  • 酒鱗:指酒面的微波,因狀如魚鱗,故稱。
  • 烏絲闌:織有墨線格子的絹素或紙箋,可供書寫。
  • 珠璣(jī):珍珠,比喻美好的詩文語言 。
  • 蠻紙:古代四川地區所產的名貴紙張。
  • 殘臘句:指冬天將盡的詩句。
  • 生花江管:即江淹才盡典故中的五色筆,相傳江淹夢見有人索回所贈的五色筆,從此作詩無佳句。此處「生花江管」代指超羣的才華。
  • 雲泥擬:將彼此比作天上的雲和地下的泥,形容差距極大。
  • 一彈指:佛教用語,比喻時間極短暫。

翻譯

在這落魄沉淪的時候又有誰是真正瞭解自己的知己呢?還記得當初我們相逢之時,在風雪交加中揚着馬鞭,在烏壘相互題襟,傾訴情懷。如今同樣作爲被貶謫在外的臣子,卻仍遠隔千里,即使在斜月照耀的夜晚,也只能因思念而黯然銷魂。幸得你珍貴的書信,如雙鯉傳來慰藉。信中說就算把酒都買光,喝個痛快,任情狂歌,醉倒在紅山嘴也無妨。疾風勁吹之處,酒面上泛起層層波鱗。

你用烏絲闌書寫的詞是那樣美妙,看那行行文字,似珍珠般流轉,紙上光芒閃爍。就像蘇軾剛詠出有關殘冬臘月的詩句,轉眼間春天已過,夏天來臨,四周已是綠樹成蔭,如水流淌。春天已經離去,可我們依舊困居在這偏遠之地。我擔心自己才華衰退,就像江淹失去了生花妙筆,更怕詩人們把我們的處境比作天上地下,相差懸殊。撫今追昔,感慨萬千,這一切只是在一瞬間啊 !

賞析

這首詞感情真摯深沉,充分表達出了友人之間深切的思念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之情。上闋先道知己難逢,回憶與友人相逢的往昔,又言如今雖同爲貶謫之臣卻相隔千里,只能通過書信傳遞情誼,描繪出彼此間不顧處境縱情歡樂的情景,如「任狂歌,醉臥紅山嘴」,寥寥數語將豪爽與豪放之情展現無遺。下闋重點在於對友人詞作的讚美以及對自身命運的感慨與嘆惜。「烏絲闌寫清詞美」盛讚對方詞美珠璣,而以「蘇氏才吟殘臘句,瞬見綠陰如水」寫時光匆匆,與身處困境形成鮮明對比。「褪盡生花江管脫」表現出對自身才情消退的擔憂,也暗示了處境的艱難。「今昔感,一彈指」將全詞的回憶、感慨輕輕收束,言簡意賅,卻飽含着對過去、現在及未來難測命運的複雜情愫,全詞情感起伏跌宕,用詞精準新穎,既有對友情的珍視,也有對命運的無奈,是一首極爲動人的懷友之作 。

林則徐

林則徐

林則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峯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