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以來,四境不靖,園中花事就蕪。屆殘臘,始報安堵。爰修小園,招諸韻士雅集,各有佳作。予忝主位,乃強

鼙鼓聲才歇,園林興欲顛。 百憂寬此日,三揖進羣賢。 圃晚猶存菊,池空已謝蓮。 老梅爭臘放,弱柳待春眠。 詩社供金佛,花瓢養水仙。 堂虛陳古器,幾淨列瓊筵。 綠釀葡萄熟,紅包橘柚鮮。 㽐㽑嘗異果,瀲灩挹流泉。 茶沸銅瓶火,香浮寶鼎煙。 音清琴互撫,景好韻同聯。 劇飲應中聖,幽思定入禪。 囊收昌谷句,墨灑薛濤箋。 東閣吟堪繼,西園宴並傳。 雲龍常契合,歲月任催遷。 豪氣欣長夜,高談達曉天。 酒闌燈灺後,餘趣尚悠然。
拼音

林占梅

林占梅,構築潛園,雅集詩騷。文酒之盛,冠於北臺。著有《潛園唱和集》二卷、《潛園琴餘草》八卷,其中《潛園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約有詩一千九百餘首,寫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67)。多詠骨肉親友、園居、遊歷、時事、興懷之作。五言古、近體,善摹難狀之景,達難顯之情。作品風格多樣,平易曉暢法白居易,感時憂國似陸放翁,傷感興懷如吳梅村。臺澎道徐宗幹評其詩「和靜清遠、古澹恬逸」、「詩味多琴味」。茲據臺灣分館藏《潛園琴餘草》爲底本,並參照下列對校本編校:李清河藏《潛園琴餘草》(以下簡稱李本)、李清河藏《潛園詩抄》(以下簡稱李抄本)、連雅堂《臺灣詩薈》(以下簡稱薈本)、臺灣文獻叢刊《潛園琴餘草簡編》(以下簡稱臺銀本)、《新竹文獻會通訊》(以下簡稱文獻本)、陳培桂《淡水廳志》、林維丞《滄海拾遺》、蔡振豐《苑裏志》、鄭鵬雲《師友風義錄》、連橫《臺灣詩乘》、王鬆《臺陽詩話續編》、林欽賜《瀛洲詩集》、賴子清《臺灣詩醇》、曾笑雲《東寧擊鉢吟後集》、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蛻萒老人《大屯山房譚薈》。 ► 6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