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熊靄堂明府「烹茗賞菊圖」小照

我慕慄裏翁,東籬自怡悅。莫道淡逸嗜秋容,吾人由來重晚節。 我希玉川子,龍團手自烹。浮乳數碗塵慮脫,習習清風兩腋生。 坡前叢菊盞中茶,柳邊花底時放衙。海上宦遊喬與梓,棠陰垂處可爲家。 當日誠君維我早,相看裙屐欣同好。流光轉瞬曾幾時,兩鬢霜華各蒼老。 感君至性方閔、曾,養志承歡登壽考。海上羈留返棹難,家園遠阻三千道。 作圖明志淡而真,琴鶴居官豈潦草。我展茲圖已憬然,知君一邱常在抱。 雖然畫裏非家園,如此高風豈易造。我家有園同畫圖,習池牛石殷花俱。 嘆我年來事馳驅,笠屐未遑留須臾。矧今即欲飛雙鳧,重負風月堪嗟吁。 覽君此圖心頓輸,嗜癖尤欣還不殊。衣冠桎梏非吾徒,何如脫簪散發相追呼。 異時勇退東籬下,與君坐對南山品茗評花興不孤。
拼音

林占梅

林占梅,構築潛園,雅集詩騷。文酒之盛,冠於北臺。著有《潛園唱和集》二卷、《潛園琴餘草》八卷,其中《潛園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約有詩一千九百餘首,寫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67)。多詠骨肉親友、園居、遊歷、時事、興懷之作。五言古、近體,善摹難狀之景,達難顯之情。作品風格多樣,平易曉暢法白居易,感時憂國似陸放翁,傷感興懷如吳梅村。臺澎道徐宗幹評其詩「和靜清遠、古澹恬逸」、「詩味多琴味」。茲據臺灣分館藏《潛園琴餘草》爲底本,並參照下列對校本編校:李清河藏《潛園琴餘草》(以下簡稱李本)、李清河藏《潛園詩抄》(以下簡稱李抄本)、連雅堂《臺灣詩薈》(以下簡稱薈本)、臺灣文獻叢刊《潛園琴餘草簡編》(以下簡稱臺銀本)、《新竹文獻會通訊》(以下簡稱文獻本)、陳培桂《淡水廳志》、林維丞《滄海拾遺》、蔡振豐《苑裏志》、鄭鵬雲《師友風義錄》、連橫《臺灣詩乘》、王鬆《臺陽詩話續編》、林欽賜《瀛洲詩集》、賴子清《臺灣詩醇》、曾笑雲《東寧擊鉢吟後集》、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蛻萒老人《大屯山房譚薈》。 ► 6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