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日臺北激於和議兵民交變偕家太僕遵旨內渡倉皇炮燹巨浪孤舟瀕於危者屢矣虎口餘生詩以志痛
半壁斜陽列嶼空,大江王氣黯艟艨。
依來劉表原非策,哭到唐衢共效忠。
萬里隨槎虛奉使,千秋孤注誤和戎。
早聞馬後書生諫,得失何心語塞翁。
拼音
林鶴年
清福建安溪人,字氅雲,又字鐵林,晚號怡園老人。光緒八年舉人。官工部郎中,保道員,加按察使銜。少有大志,好談兵,時人比之杜牧、陳亮。中年渡海至臺灣,客唐景崧幕中。與林時甫籌海防,毀家紓難,抗禦日寇。內渡後,鄉人延聘掌教書院,闢怡園於廈門鼓浪嶼,越十餘年卒。工詩享才名,嘗往來泉州、廈門間,與龔顯會、黃貽楫、陳棨仁諸人結社酬唱。有《福雅堂詩集》。
► 15篇诗文
林鶴年的其他作品
- 《 東渡感事呈唐維卿方伯家時甫星使兼懷幕府諸公其二 》 —— [ 清 ] 林鶴年
- 《 偕家時帥內渡留別板橋園五絕 》 —— [ 清 ] 林鶴年
- 《 東渡感事呈唐維卿方伯家時甫星使兼懷幕府諸公其二 》 —— [ 清 ] 林鶴年
- 《 劉淵亭守臺南 》 —— [ 清 ] 林鶴年
- 《 東渡遇洪蔭之 》 —— [ 清 ] 林鶴年
- 《 乙未五月朔越日全臺紳民權推唐中丞總統民主國有紀 》 —— [ 清 ] 林鶴年
- 《 偕家時帥內渡留別板橋園五絕 》 —— [ 清 ] 林鶴年
- 《 家時甫星使端午招同幕府板橋園夜集 》 —— [ 清 ] 林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