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 · 本意
小市門東,板橋巷北,暗中瞥見芳姿。明眸膩臉,夜靜漾簾衣。碧柳映、幾層衫子,紅蕖露、一緉鞋兒。斜靠着,江梅一樹,剛得半開時。
銅馳街又敞,奈珠屏似水,此恨誰知。弄春纖、香橙代解,回秋水、羅帕親攜。歸去也,一鉤春月水仙祠。
拼音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鵲踏花翻 花朝行玉峯道中用蝶庵詞韻 》 —— [ 清 ] 陳維崧
- 《 賀新郎 積雨乍晴。竹逸買舟,拉雲臣暨余郭外春游,訪萬子紅友不遇,因過石亭探古梅,并坐古香庵小憩 》 —— [ 清 ] 陳維崧
- 《 解連環 》 —— [ 清 ] 陳維崧
- 《 瑞龍吟 春夜見壁間三絃子是雲郎舊物感而填詞 》 —— [ 清 ] 陳維崧
- 《 瀟湘逢故人慢送王亦世歸漢陽兼寄懷人 》 —— [ 清 ] 陳維崧
- 《 點絳脣 · 夜宿臨洺驛 》 —— [ 清 ] 陳維崧
- 《 摸魚兒 》 —— [ 清 ] 陳維崧
- 《 金菊對芙蓉 舟行遇大風仍用前韻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