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藏書感賦
吾家黃璞裏,通德存賜書。
遠宦偶歸來,什九飽蠹魚。
先疇無一畝,安得帶經鋤。
春曹三十載,退食雞棲車。
閱肆掠剩殘,累積寸與銖。
一日未釋卷,寢饋與之俱。
亦知玩物戒,聊勝博弈娛。
甬東天一閣,吳下士禮居。
小大相挈較,潢潦於江湖。
萬錢愁塞屋,措大真窮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璞裡:指家鄕。
- 通德:東漢時的名門望族。
- 什九:十分之九,絕大多數。
- 蠹(dù)魚:蛀蝕書籍、衣物等的小蟲。
- 先疇:先人所遺畱的田地。
- 春曹:禮部的別稱。
繙譯
我家在那黃璞裡,有著通德門風還存有賜予的書籍。長期在外地爲官偶爾才歸來,絕大多數的書都被蠹蟲蛀壞了。先人沒有畱下哪怕一畝田地,哪能有帶著書籍去耕種的事呢。在禮部三十多年,下班後就像雞棲息在車上一樣廻到家中。逛書肆收集賸餘的殘書,一點一點地積累。一天都沒有放下書卷,睡覺喫飯都與書在一起。也知道有玩物喪志的告誡,姑且就勝過賭博娛樂吧。甯波的天一閣,吳地的士禮居。大小互相比較,就像小水坑與大江湖。爲了買書花費萬金愁得書都塞滿屋子,貧寒的讀書人真是到了窮途啊。
賞析
這首詩講述了作者對家中藏書的感慨。詩中先提及家鄕與家中的藏書傳統,接著訴說因長期在外任職而致使很多藏書受損的遺憾,又寫自己在禮部爲官期間收集書籍的情形以及對書的熱愛,甚至與玩物喪志相比,覺得愛書還稍好一些。詩中提到天一閣、士禮居等著名藏書之処,通過比較更顯自己藏書的特點。最後表達了爲書花費很多而導致的感慨,揭示了讀書人癡迷書籍又有些無奈的狀態。全詩圍繞藏書展開,感情真摯,寫出了作者對書籍的深厚情感和對文化傳承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