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山士
甑山士,甑山士,甑底山頭授書史。
人生何用讀五車,但須一識忠孝旨。
軺東北來飲江水,金鳧銀雁飛都市。
越國風塵高蔽天,兩缸覆我甑山前。
上有碧落下黃泉,冥冥長夜年復年。
普天絕無乾淨地,甑山猶存土一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甑(zèng):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 軺(yáo):古代一種輕便的馬車。
- 鳧(fú):水鳥,俗稱「野鴨」。
翻譯
甑山的士人啊,甑山的士人啊,在甑底山頭傳授詩書史籍。人生哪裏需要讀很多的書,但必須懂得忠孝的主旨。輕便的馬車從東北而來飲用江水,金色的野鴨和銀色的大雁在都市飛翔。越國的風塵高高遮蔽了天空,兩口大缸覆蓋在甑山前面。向上有青天向下有黃泉,在昏暗漫長的夜裏一年又一年。普天之下絕對沒有乾淨的地方,甑山還存有一小堆土。
賞析
這首詩塑造了甑山士這一形象,強調了他在甑山授書的行爲,突出對忠孝等道德理念的看重。詩中描繪了一些景象,如馬車東來、飛鳥在都市,以及越國的風塵等,通過這些景象營造出一種特定的氛圍和情境。接着描述甑山前的景象,體現出一種世事變遷、環境惡劣但甑山仍有一方淨土的感覺。整首詩充滿了對現實的感慨和對純粹之處的嚮往。詩句語言簡潔,意象鮮明,富有一定的意境和情感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