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
註釋
- 土番(tǔ fān):對少數民族的稱呼(在過去的語境中使用,現在這種稱呼可能不恰當)。
- 犖确(luò què):指山石大而多的樣子。
- 剺面文身(lí miàn wén shēn):少數民族的風俗,在臉上劃花紋並紋身。剺,用刀劃開。
- 紅毛:舊時對西方人的稱呼,這裏可能指其帶來的影響或風氣。
- 塍(chéng):田埂。
- 恣(zì):肆意,放縱。
- 侵陵:侵犯欺凌。
翻譯
土番的人畏懼他人如同畏懼賊人一般,自己築起土牛來劃分他們的區域。這些土牛星羅棋佈,有二十四頭,尺寸絲毫不差,就像用繩墨量過一樣。 用大石頭砌成,再用泥土塑形,土牛的頭角高高聳立,形狀奇特。我聽說過去這裏是生番居住的巢穴,他們出沒無常,殺人當作食物。 聖人出現後,妖邪鬼怪都消失了,這些人也在臉上劃花紋並紋身,表示對聖人的感恩戴德。一條紅線劃分了疆界,納入了堯的統治範圍,萬頃綠色的田埂都遵循着禹的規則。 劃分疆界設立界限,嚴格進行提防,不允許百姓受到逼迫。土牛築成後,這裏的風氣卻變得像紅毛人那樣,土壤還是如同以前一樣,但情況已經有所變化。 那時番奴們的田地富饒,他們烹羊宰豬,快樂至極。喝醉後回來兩眼昏花,忽然驚訝地發現土牛倒在路邊。 他們拿着短笛隨口吹奏,歡呼歌唱,腳踏着夕陽的餘暉。近來十社中有九社已經空虛,農具都轉移到了內山以北。 只有那幾堆土牛還留在山岩旁,彷彿仍承受着千鈞的力量。豪強子弟肆意侵犯欺凌,拔掉他們的毛髮,削去他們的皮肉,卻無法禁止。 朝廷對兼併土地有明確的刑罰,可嘆你們這些無處訴苦的人實在令人同情。牛牯嶺外烽火明亮,許多村莊都長滿了荊棘。 怎能到處築起千萬頭土牛,讓所有人都放下刀劍,迴歸農事呢?牛啊牛啊,你不要悲哀,就連銅駝也和你一樣處於荒草叢中。
賞析
這首詩以土牛爲線索,描繪了土番地區的歷史變遷和社會現狀。詩中通過描寫土牛的建造和分佈,反映了當地人民對領土的劃分和保護意識。同時,也提及了過去此地的生番情況以及聖人出現後的變化,展現了社會的發展歷程。然而,詩中也揭示了現實中的一些問題,如豪強子弟的侵陵,導致百姓的苦難和土地的荒蕪。作者對這些現象表示了不滿和同情,表達了對和平、安寧的生活的渴望,希望人們能夠放下爭鬥,迴歸農事,過上安定的生活。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深沉,通過對比和象徵的手法,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的現實和人民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