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呈芝麓先生
擲帽悲歌發。正倚幌、孤秋獨眺,鳳城雙闕。一片玉河橋下水,宛轉玲瓏如雪。其上有、秦時明月。我在京華淪落久,恨吳鹽、只點離人發。家何在?在天末。
憑高對景心俱折。關情處、燕昭樂毅,一時人物。白雁橫天如箭叫,叫盡古今豪傑。都只被、江山磨滅。明到無終山下去,拓弓弦、渴飲黃獐血。長楊賦,竟何益?
拼音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百媚娘 送畮仙校書落籍次友人韻 》 —— [ 清 ] 陳維崧
- 《 望海潮 胥門城樓即伍相國祠春日同雲臣展謁有作 》 —— [ 清 ] 陳維崧
- 《 金明池 憶亳村草堂柬徐南高 》 —— [ 清 ] 陳維崧
- 《 南陽懷古 》 —— [ 清 ] 陳維崧
- 《 望明河 丁巳七夕玉峯作 明日立秋 》 —— [ 清 ] 陳維崧
- 《 採桑子 其六 正月二十日從吳天石處獲讀緯雲弟京邸春詞因和其韻聲情拉雜百感風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 》 —— [ 清 ] 陳維崧
- 《 海棠春 》 —— [ 清 ] 陳維崧
- 《 五綵結同心 賀馮躬暨納姬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