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湖煙雨樓感舊
水宿楓根罅。盡沽來、鵝黃老釀,銀絲鮮鮓。記得箏堂和伎館,盡是儀同僕射。園都在、水邊林下。不閉春城因夜宴,望滿湖燈火金吾怕。十萬盞,紅球掛。
重遊陂澤偏瀟灑。剩空潭、半樓煙雨,玲瓏如畫。人世繁華原易了,快比風檣陣馬。消幾度、城頭鍾打。惟有鴛鴦湖畔月,是曾經照過多情者。波織簟,船堪籍。
拼音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賀新郎 不晤黃子艾庵十餘年矣,昨南耕自郡至,艾庵以溪南詞一卷寄予,循覽之次,追感舊游,兼懷鄒董,愴焉 》 —— [ 清 ] 陳維崧
- 《 慶清朝慢 · 憺園即景 》 —— [ 清 ] 陳維崧
- 《 沁園春 留別韓聞西 》 —— [ 清 ] 陳維崧
- 《 漁家傲 · 聞西樵方爲京口三山之遊卻寄 》 —— [ 清 ] 陳維崧
- 《 念奴嬌 題劉震修小像即次原韻 》 —— [ 清 ] 陳維崧
- 《 青玉案 夏日懷燕市葡萄 》 —— [ 清 ] 陳維崧
- 《 遶佛閣 由劍池循石磴上至平遠堂側覓徑復折而下至小武當有奇石縱橫林立佇眺久之 》 —— [ 清 ] 陳維崧
- 《 高陽臺 繡佛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