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氏 · 柬程村、文友

想當年。黃公壚畔興翩翩。盤馬雕龍,春風門巷盛貂蟬。 有鄒陽董相,一時賞譽重琅玕。略記旗亭遊處,都相似、爾我周旋。 自許上流,人稱名士,終朝蹋臂縈牽。更兒呼德祖,弟畜灌夫,意氣無前。 憶唱綠幘金丸。風流放誔,並坐響鵾弦。彷彿是、巷名金線,幕號紅蓮。 回中下杜,油壁雕鞍。曾經墜粉遺鈿。狂奴減未,癡人死未,詬厲語亦相憐。 分攜成舊雨,酒闌追省,一往悽然。同學少年雖健,奈酒徒、散盡不堪言。 道政坊頭,延秋門外,憶了萬千千。論窺簾、映柱人何限。 都分付、碎雨零煙。念故人、一樣艱難。總蕭瑟、江南庾子山。 寫瑤琴怨,我彈未了,又怕君彈。
拼音
陳維崧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