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編修澤寰偕族人篤餘明經自廬陵遊江南攜示文信國畫像及手札墨跡謹題其後
興亡細事耳,人氣延天命。
吾鄉有文謝,萬靡挽使正。
謝像藏退廬,竦瞻綴微詠。
二妙開圖幅,奇表嵩華映。
附上府理禮,出處痛執政。
作事信天去,一語公自評。
錯落數百字,肝膽寫豪橫。
我欲飲其氣,吐以斫梟獍。
壓寐魔重重,造劫萌非聖。
狼籍蹄跡間,孤攀血淚迸。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蒿叟示以告存之作次韻和酬 》 —— [ 清 ] 陳三立
- 《 丁叔雅戶部至白下頗勸貸錢營瀕海墾田既去海上寄此調之 》 —— [ 清 ] 陳三立
- 《 庸庵同年七十生日詩 》 —— [ 清 ] 陳三立
- 《 沈友卿吳仲言邀飲秦淮畫舫 》 —— [ 清 ] 陳三立
- 《 爲木公題惜抱先生殘稿 》 —— [ 清 ] 陳三立
- 《 戊辰元旦口號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
- 《 雲錦亭題壁 》 —— [ 清 ] 陳三立
- 《 晴川閣公讌即別梁節盦還焦山欲赴未果題此句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