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小除夕

離合自今古,斬不斷情關。東流流水不盡,何日復西還。欲借吳鉤三尺,掃淨邊塵萬里,巾幗事徵鞍。多少心頭恨,清淚不勝彈。 酒樽閒,人影瘦,夜燈寒。不知今夕何夕,獨醉不成歡。人世悲歡不定,歲月一年已盡,無語倚闌干。風雨荒村夜,歸夢到長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合:分離和團聚。
  • 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或髮飾,後作爲婦女的代稱,這裏指女中豪傑。
  • 吳鉤:春秋時期流行的一種彎刀,它以青銅鑄成,是冷兵器裏的典範,充滿傳奇色彩,後又被歷代文人寫入詩篇,成爲馳騁疆場、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徵。
  • 邊塵:邊野之地的塵土。常借指兵寇。

翻譯

從古至今都存在分離和團聚,總是斬不斷這情感的關卡。向東流去的水無窮無盡,什麼時候又能再向西流回呢。想要藉助三尺吳鉤,清掃乾淨萬里的兵寇,女中豪傑也投身征戰之途。有多少心裏的憤恨,清純的淚水不停地流。 酒杯閒置着,人身影消瘦,夜晚的燈火透着寒意。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獨自醉酒也不能盡歡。人世的悲歡沒有確定,歲月一年已經到頭,默默無語地依靠着欄杆。在這風雨交加的荒村之夜,歸鄉的夢飛到了長安。

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離情別緒、報國之願、人生悲歡等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深沉而又無奈的氛圍。上闋表達了對情感的感慨和殺敵衛國的壯志,「東流流水不盡」形象地體現出時光和情感的綿延不斷,「巾幗事徵鞍」則展現出非凡的氣魄與決心。下闋通過「酒樽閒,人影瘦,夜燈寒」等描寫,渲染出孤獨淒涼的情境,突出在特定時刻內心的愁苦和無奈。「人世悲歡不定」體現對人生無常的思考。整首詞情感真摯深沉,在情景交融中抒發了作者複雜的內心世界。

左錫璇

左錫璇,字芙江,陽湖人。宛平道光丁未進士、延建邵道、諡文節袁績懋繼室。有《碧梧紅蕉館詩》。 ► 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