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

· 李復
白日懸虛空,春秋變寒暄。 但流地上影,不照地下魂。 慘慘暗陋巷,炎炎曜蓽門。 浮生蕩無根,萬古悲黃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日:太陽。
  • 虛空:天空。
  • 寒暄:冷暖。「寒」指寒冷,「暄」讀(xuān) ,指溫暖。
  • 慘慘:昏暗的樣子 。
  • 暗陋巷:使簡陋的小巷昏暗。
  • 炎炎:形容陽光強烈。
  • **(yào):照耀。
  • 蓽門:用荊條竹木之類編成的門,常指房屋簡陋,家境貧寒。
  • 浮生:指人生,意思是人生虛浮不定。

翻譯

太陽高懸在天空之上,隨着春秋季節的更迭,人間的冷暖也不斷變換。它只投射下地面上的光影,卻無法照亮地下逝去之人的魂魄。陰暗的陋巷沉浸在黯淡之中,而陽光強烈地照耀着貧寒人家的門庭。人生就像在世間飄蕩沒有根基,從古至今人們都爲黃昏降臨而心生悲意 。

賞析

這首詩以「白日」爲核心意象展開。首聯「白日懸虛空,春秋變寒暄」描繪出太陽高懸天際,季節隨其流轉而更迭,奠定了一種宏大且帶有時間流逝感的基調。

頷聯「但流地上影,不照地下魂」,通過「地上」與「地下」、「影」與「魂」的對比,傳遞出一種生死的界限與無奈。陽光能照亮世間萬物的影子,卻無法穿透地表給予亡靈光明,生死的隔閡在此處盡顯。

頸聯「慘慘暗陋巷,炎炎曜蓽門」運用鮮明的對比,「慘慘」「暗」描繪出陋巷的陰暗慘淡,而「炎炎」「曜」又突出了陽光照耀下貧寒之門的鮮明,展現出世間的不公平與生活的不同景況。

尾聯「浮生蕩無根,萬古悲黃昏」將思緒從眼前的景象拓展到對整個人生的感慨。「浮生蕩無根」形象地說出人生的漂泊不定、沒有依靠;「萬古悲黃昏」則將這份悲意延伸至古今,黃昏往往象徵着終結與消逝,引發人們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悲嘆。整首詩意境悲涼,借白日下的種種景象,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世間百態的感懷。

李復

宋京兆府長安人,字履中,世稱潏水先生。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嘗師張載。喜言兵事,於書無所不讀,工詩文。累官中大夫、集賢殿修撰。徽宗崇寧中,爲熙河轉運使,以議邊事不合罷。金兵入關中,起知秦州,空城無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 4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