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華嚴經三絕

法令端如萬仞陂,後來無法只趨時。 早知興廢無非命,可笑穰侯見事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法令:這裏指佛法教義。
  • ****萬仞陂(bēi):萬仞高的山坡,「仞」是古代長度單位,一仞周製爲八尺,漢製爲七尺,萬仞形容極高;「陂」指山坡、斜坡 ,這裏用來形容佛法高深,像高聳的山坡難以逾越。
  • 趨時:迎合世俗的潮流。
  • 穰(ráng)侯:戰國時秦國大臣魏冉的封號,曾權傾一時,此處指代那些執迷於權力興衰,看不清事物發展規律的人 。

翻譯

佛法教義端正高深,就像是萬仞高的山坡一樣讓人難以企及。後世沒有正確領悟佛法,只是一味地去迎合世俗潮流。如果早知道興衰成敗都由命運註定,那像穰侯之類只顧追逐權力而不顧命運安排的人,見識未免太遲鈍可笑了。

賞析

這首詩以讀《華嚴經》爲契機,引發對佛法及世間興衰的思考。開篇將佛法比作「萬仞陂」,形象地展現了佛法的高深與莊嚴,表達出對正統佛法的尊崇。「後來無法只趨時」一句,則對後世未能繼承正確的佛法,而是隨波逐流的現象深感遺憾,批評了這種浮躁不實的風氣。後兩句由佛法聯繫到世間興衰,點明興衰由命的觀點,借「穰侯見事遲」諷刺那些爲了名利而奔波,卻不明白命運無常,不懂得順應規律的人。整首詩借古喻今,將對佛法教義的理解與對現實社會的批判相結合,富有哲理且發人深省。

李之儀

李之儀

李之儀,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今山東省慶雲縣)人。哲宗元祐初爲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於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爲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後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後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塗。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 8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