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正之判宗室

· 李綱
神明之胄慶所鍾,稟毓不與常人同。 漢高子孫盡隆準,唐室賢輔多華宗。 本朝功德追前古,振振宗姓敦儒風。 君家奕世擅英譽,繼持從橐聲光崇。 向來仗節使關陜,風績不減褰帷公。 自從國步暫艱危,低眉信命隨飄蓬。 十年流落困羈旅,一日賜對明光宮。 御前奉命作大字,揮毫落紙蟠虯龍。 豈惟筆扛百斛鼎,固已氣吐千丈虹。 上流重地方用武,貔貅十萬屯元戎。 輟從禁近付飛挽,木牛流馬慚無功。 國家敦睦急先務,改授欲使歸磨礱。 舍煩就簡愜雅志,祗恐漕運難追蹤。 閩山中夏荔枝熟,火齊磊落堆盤紅。 憑空跨壑千佛寺,金碧照耀煙霞中。 登臨多暇飫珍品,豈比朱墨相填叢。 帝心簡在方仄席,鋒車迅召行登庸。 嗟予憂志苦多病,齒搖發脫真衰翁。 誤恩分閫愧無補,豈有惠澤漸兵農。 乞身屢矣未蒙可,坐使澤雉愁樊籠。 送君南浦慘長別,此心已逐歸飛鴻。 會當柴車返故隱,幅巾杖屨長相從。
拼音
李綱

李綱

宋邵武人,字伯紀,號樑溪。徽宗政和二年進士。宣和間爲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請徽宗禪位太子以號召天下。欽宗立,歷任兵部侍郎、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堅主抗金,反對遷都,積極備戰,迫使金兵撤離。未幾以“專主戰議”被逐。高宗建炎元年,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力主聯合兩河義士,薦宗澤,然高宗意存茍安,爲相僅七十五日即罷。後屢陳抗金大計,均未納。卒諡忠定。有《樑溪集》。 ► 16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