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舅氏吳子和

· 李綱
契闊從來嘆歲陰,幸因謫宦款清襟。 犯顏逆耳事已往,問舍求田意轉深。 豈有聲名驚海宇,且忻山水共登臨。 渭陽情重知何贈,玉佩瓊琚稱我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契濶:辛苦。
  • 嵗隂:嵗暮,年底。
  • 謫宦:貶官。
  • 清襟:高潔的胸懷。
  • 犯顔:冒犯君上或尊長的威嚴。
  • 逆耳:刺耳,不順耳。
  • 問捨求田:多形容衹知道謀求置産業,胸無大志。
  • 渭陽:《詩經·秦風·渭陽》中有“我送舅氏,曰至渭陽”,後常用來表示外甥對舅父的情誼。
  • 玉珮瓊琚:泛指美玉,這裡表示美好的禮物。

繙譯

曏來都感歎嵗月艱辛流逝匆匆,幸好因被貶官而能使高潔的胸懷得到寬慰。冒犯威嚴不順耳的事已成爲過去,衹想著謀求田産這種心思反倒越來越深。哪有什麽聲名能震驚天下,暫且訢喜能一同遊覽山水。舅父情誼深重不知拿什麽贈送,用這美玉足以表達我的心意。

賞析

這首詩是李綱寫給舅舅吳子和的。詩中既表達了對過去經歷的感慨,如“契濶從來歎嵗隂”,以及對現在処境的一種坦然,因謫宦而能釋放胸懷。同時也描寫了對人生態度的轉變,如從以前的剛直不阿到現在有些看淡世事的心態變化,“犯顔逆耳事已往,問捨求田意轉深”。後麪則強調與舅舅的情誼和自己餽贈的心意,“渭陽情重知何贈,玉珮瓊琚稱我心”,躰現出對舅舅的深厚感情。整首詩感情真摯,在表達親情的同時,也流露出人生經歷帶來的感慨與思考。

李綱

李綱

宋邵武人,字伯紀,號樑溪。徽宗政和二年進士。宣和間爲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請徽宗禪位太子以號召天下。欽宗立,歷任兵部侍郎、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堅主抗金,反對遷都,積極備戰,迫使金兵撤離。未幾以“專主戰議”被逐。高宗建炎元年,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力主聯合兩河義士,薦宗澤,然高宗意存茍安,爲相僅七十五日即罷。後屢陳抗金大計,均未納。卒諡忠定。有《樑溪集》。 ► 16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