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先寺漱玉亭

· 李綱
未遊漱玉亭,先誦東坡詩。手持芙蕖跳下清泠中,疑非謫仙不能爲此詞。 後翁三十年,我亦遊於斯。飛橋已堙沒,故跡多推移。 空餘高巖與深谷,落日慘淡松風吹。白龍依舊出青峽,散沫下作清漣漪。 古來陵谷會遷變,況乃景物資人爲。雲間灩灩吐寒月,清光不減翁當時。 相望一世發孤笑,坐使萬古生長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芙蕖:荷花。
  • ****清泠(líng):清涼寒冷的樣子,這裏指清涼的水。
  • 謫仙:原指神仙被貶入凡間後的一種狀態,在詩中借指蘇東坡超凡的才華如仙人。
  • 堙(yīn)沒:埋沒。
  • 陵谷:丘陵和山谷,常用來比喻世事變遷。
  • ****灩灩(yàn):形容月光閃耀的樣子。

翻譯

還沒有遊覽漱玉亭的時候,我就先誦讀了蘇東坡寫的關於此地的詩。詩裏說有人手持荷花縱身跳下清涼的水中,我懷疑不是像仙人般超凡的蘇東坡不能寫出這樣的詞。 三十年過去之後,我也來到這裏遊玩。橫跨的橋樑已經被埋沒,舊日的痕跡大多改變推移。 只剩下高高的山岩和幽深的山谷,落日時分景色慘淡,松風瑟瑟。白色的瀑布仍然從青色的峽谷中奔涌而出,濺起的白沫化作層層清澈的漣漪。 自古以來山川都會變遷,何況景物還會受到人爲的影響。雲間閃耀着冰冷的月光,清冷的光輝和蘇東坡當時見到的沒有減少。 相隔一世只能發出孤獨的笑意,讓人久坐生愁,爲這萬古的變遷而心生悲涼。

賞析

這首詩圍繞作者對開先寺漱玉亭的遊歷展開 。開篇通過自己尚未遊覽就先讀東坡詩,將讀者一下子帶入東坡筆下關於漱玉亭的奇幻情景中,對東坡才華的讚歎之情溢於言表。接着講述自己時隔三十年來到此地,眼前飛橋堙沒、故跡推移的景象,與往昔形成鮮明對比,流露出對歲月變遷的感嘆。「空餘高巖與深谷」幾句,描繪出眼前景象的蕭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渲染出一種滄桑感。儘管瀑布依舊,但「古來陵谷會遷變,況乃景物資人爲」一句點明,不僅自然的變遷會改變景物,人爲因素同樣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而「雲間灩灩吐寒月,清光不減翁當時」巧妙地將今時之景與東坡當年所觀相聯繫,同一輪寒月清光依舊,可人物與世事早已不同,在此基礎上,尾聯「相望一世發孤笑,坐使萬古生長悲」直抒胸臆,表達出作者跨越時空與東坡相望卻只能獨笑感慨的孤寂,以及對萬古世事變幻無常的深沉悲嘆。全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既有對往昔文人的追慕,又有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思考與喟嘆。

李綱

李綱

宋邵武人,字伯紀,號樑溪。徽宗政和二年進士。宣和間爲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請徽宗禪位太子以號召天下。欽宗立,歷任兵部侍郎、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堅主抗金,反對遷都,積極備戰,迫使金兵撤離。未幾以“專主戰議”被逐。高宗建炎元年,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力主聯合兩河義士,薦宗澤,然高宗意存茍安,爲相僅七十五日即罷。後屢陳抗金大計,均未納。卒諡忠定。有《樑溪集》。 ► 16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