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沃洲山真封院

幼年曾讀樂天碑,及壯亦覽高僧傳。 聞有沃洲風景佳,腳未能到心空羨。 近至新昌披縣圖,此山乃在吾廄圈。 想像時時掛夢魂,欲一遊之念無便。 夜來人報天姥雪,今日趁晴初出縣。 酸風瞥瞥吹我須,寒氣棱棱刮人面。 半膝短衫翻以輕,獨腳小轎快而健。 不知路入幽澗長,但覺山隨白雲轉。 靠昏投宿梅林村,侵卯便過真封院。 新霜滑澾行李難,一步一拄一回眩。 養馬坡前秋草黃,駿骨已埋無復見。 放鶴峯頭樹影孤,鶴不來歸雲漫漫。 入門觸物皆荒涼,塵幾蠹經三五卷。 餓鴉叫噪繞生臺,野雀毰毸集寒殿。 老杉千尺惟空腔,猶有枯藤半縈纏。 憶昔江左全盛時,十有八人皆俊彥。 或吟或嘯或遨嬉,不覺回頭垂纓弁。 林泉耽味久成癖,魚鳥留連老忘倦。 前有道猷後法潛,錫杖卓泉堅志願。 晚則道林經構之,左右前後遂完繕。 煙霞一窟直幾錢,買醭商量價何賤。 聚徒數百日高談,供有香花齋有面。 歲時浸久山浸荒,種粟燒畬耕掘遍。 茂林髡?無幾存,莽蕩週迴空一片。 惟餘溪水清汪灣,百匹秋光瀉寒練。 古今興廢盡如斯,欲去使人還戀戀。
拼音

吳處厚

宋邵武人,字伯固。仁宗皇祐五年進士。爲將作監丞。蔡確嘗從其學賦,及爲相,處厚通箋乞憐,確無汲引意。哲宗元祐中,確知安州,作《車蓋亭詩》,爲處厚所得,乃箋釋奏上,誣其攻擊太后,確遂遭貶逐。擢知衛州,爲士大夫所畏惡,未幾卒。有《青箱雜記》。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