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王安國

飛卿昔號溫鍾夔,思道通俛還魁肥。 江淹善啖筆五色,庾信能文腰十圍。 只知外貌乏粉澤,誰料滿腹填珠璣。 相逢把酒洛陽社,不管淋漓身上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卿:指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
  • (kuí):古代傳說中一種形狀像龍而只有一足的動物。
  • 思道:指邢邵,字子才,小字吉少,河間鄚(mào)人。北朝魏、齊時無神論者、文學家。
  • 通俛:即「通俯」,表示低頭。
  • 魁肥:高大肥胖。
  • (dàn):吃或給人吃。
  • 五色:泛指各種顏色。
  • 庾信:字子山,小字蘭成。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
  • 腰十圍:形容腰很粗。

翻譯

溫飛卿往昔號稱溫庭筠、邢思道低頭還顯得高大肥胖。江淹擅長使用五色筆,庾信能夠寫文章腰有十圍那麼粗。只知道他外表缺乏粉飾潤澤,誰能料到他滿肚子都是珍珠般的才學。相逢時在洛陽社中舉酒,不在意酒水淋漓沾溼身上的衣服。

賞析

這首詩是對王安國的一種調侃和讚譽相結合的描寫。詩中列舉了古代的溫庭筠、邢邵、江淹、庾信等文人,通過描述他們的一些特點來與王安國進行對比或聯想,既突出了王安國某些類似的特質,又增添了詼諧幽默的氛圍。同時強調王安國雖然看似普通,但其內在才華橫溢,如滿腹珠璣。最後寫相逢飲酒的場景,進一步展現其豪放不拘小節的一面。全詩語言生動有趣,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對人的評價和描述。

吳處厚

宋邵武人,字伯固。仁宗皇祐五年進士。爲將作監丞。蔡確嘗從其學賦,及爲相,處厚通箋乞憐,確無汲引意。哲宗元祐中,確知安州,作《車蓋亭詩》,爲處厚所得,乃箋釋奏上,誣其攻擊太后,確遂遭貶逐。擢知衛州,爲士大夫所畏惡,未幾卒。有《青箱雜記》。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