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庚戌:干支紀年,這裏指某個年份。
- 石磴(dèng):石頭臺階 。
- 盤紆(yū):盤旋曲折。
- 木茜(qiàn)蔥:樹木如同茜草般茂密蔥綠。「茜」本指茜草,這裏形容樹木的顏色和狀態 。
- 捫(mén)蘿:攀援葛藤。
- 指顧:手指目盼,比喻時間迅速,這裏表示在很短時間內看到千里江山。
翻譯
石頭臺階盤旋曲折,周圍樹木蔥鬱繁茂像那鮮豔的茜草。我獨自攀援着藤蘿,一步步登上了都嶠山的最高峯。站在那白雲深深之處,我時不時回頭眺望,那千里的大好江山在頃刻之間盡入眼底。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壯美幽深的登山畫卷。開篇「石磴盤紆木茜蔥」,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山道的曲折蜿蜒和山林的蔥蘢繁茂,爲登山之旅營造出清幽神祕的氛圍。「捫蘿獨上最高峯」,一個「獨」字盡顯詩人獨自探尋高峯的勇氣與決心,「捫蘿」這一動作描寫生動地表現出登山過程的艱難與不易。「白雲深處時回首」,展現出詩人置身雲端,悠然回首的姿態,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最後「千里江山指顧中」將視野瞬間開闊放大,詩人站在巔峯,俯瞰千里江山,那種豪邁壯闊之感油然而生,表達出詩人對自然山河的熱愛與讚美,以及站在高處後內心的開闊與喜悅之情 。整首詩動靜結合,從登山的艱難行動到登頂後的壯美景觀,層次分明,給人以強烈的情感和畫面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