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香積寺

· 李復
迂轍來尋昔歲題,恍然前世意猶迷。 荒庭老樹半空腹,壞塔野禽爭暮棲。 晚學盡驚新使節,殘僧時認舊沙彌。 鬆房自出成何事,二十餘年東復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迂轍:指彎曲不直的道路,比喻曲折的人生道路。
  • 昔歲題:過去的題詩或留言。
  • 恍然:猛然,突然。
  • 境迷:心神恍惚,如入夢境。
  • 荒庭:荒蕪的庭院。
  • 半空腹:形容老樹的空洞。
  • 壞塔:破敗的佛塔。
  • 野禽:野生的鳥類。
  • 暮棲:傍晚時分棲息。
  • 新使節:新來的官員。
  • 殘僧:年老的僧人。
  • 舊沙彌:從前的年輕僧侶。
  • 鬆房:松木建造的房屋,可能指僧舍。
  • 東復西:來回往復,形容人生無定。

翻譯

沿着彎曲的小路追尋着往年的詩句痕跡, 彷彿穿越回前世,心中仍感迷茫。 荒涼的庭院裏,老樹幹空洞如屋, 破敗的塔頂,野鳥競相在黃昏時分歸巢。 新來的官員讓我感到驚訝, 而那幾位老僧還能認出我這個舊日的沙彌。 在這松木建造的房子裏發生了什麼? 二十多年過去,我卻還在東西奔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重訪香積寺時的感慨。通過"恍然前世意猶迷",表達了他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和對人生的深深思索。"荒庭老樹半空腹,壞塔野禽爭暮棲",形象地刻畫了寺廟的衰敗,也暗示了歲月的無情流逝。"晚學盡驚新使節,殘僧時認舊沙彌",對比新舊更迭,流露出對世事變遷的感嘆。最後兩句,以鬆房爲背景,寓言般地反映了詩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安定生活的渴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質樸,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李復

宋京兆府長安人,字履中,世稱潏水先生。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嘗師張載。喜言兵事,於書無所不讀,工詩文。累官中大夫、集賢殿修撰。徽宗崇寧中,爲熙河轉運使,以議邊事不合罷。金兵入關中,起知秦州,空城無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 4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