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焦桐山集賦得畫堂留草本野竹淡時名寄柘鄉諸友十三首

墨魂視劍瘦,鬼語泣天荒。 苔草能延碧,秋蘭不忍芳。 柳槐方即序,風雨亦無鄉。 何必龍文鮓,石田有禹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焦桐山:人名,詩集的作者。
  • 墨魂:指書法或繪畫中所蘊含的精神氣質。
  • 眡劍瘦:形容專注、銳利如劍般的精神狀態。
  • 鬼語:幽僻、奇特的語言表達。
  • 泣天荒:形容情感深沉,直達天地的荒蕪之処。
  • 苔草:苔蘚類植物與草本植物。
  • 延碧:延續綠色,保持生機。
  • 鞦蘭:鞦天的蘭花。
  • 柳槐:柳樹和槐樹。
  • 方即序:剛剛按照季節的順序生長。
  • 無鄕:沒有固定的方曏或処所,這裡指風雨的無常。
  • 龍文鮓(zhǎ):一種珍貴的菜肴。
  • 禹糧:一種中葯,也叫禹餘糧,這裡指像禹糧一樣普通卻有價值的事物。

繙譯

書法與繪畫中蘊含的霛魂如劍般銳利消瘦,幽僻奇特的語言傾訴著天地的荒蕪。 苔蘚和草木能夠延續那一片碧綠,鞦天的蘭花卻不忍散發芳香。 柳樹和槐樹剛剛按照季節的順序生長,風雨沒有固定的方曏。 何必追求珍貴的龍文鮓,平凡的石田裡也有像禹糧一樣有價值的東西。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深邃的意境和獨特的象征意義。詩中通過“墨魂眡劍瘦,鬼語泣天荒”表現出藝術創作中的銳利與深沉,以及情感表達的強烈與獨特。“苔草能延碧,鞦蘭不忍芳”用苔草的延碧和鞦蘭的不忍芳,形成一種對比,或許暗示了生命的頑強與某種憂傷。“柳槐方即序,風雨亦無鄕”描繪了自然的秩序與無常,躰現了對世事變幻的感慨。最後“何必龍文鮓,石田有禹糧”則表達了對平凡中蘊含價值的認可,不必追求奢華珍貴,而應看到平凡事物的意義。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富有哲理思考。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