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西涯春興韻

· 謝鐸
雲滿青山水滿池,可堪歸思轉遲遲。 光榮在我真何益,愧負平生只自知。 閒憶野芳春興滅,坐憐庭樹午陰移。 路歧堪恨還堪笑,病骨生從未老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可堪:那堪,怎堪。
  • 愧負:羞愧辜負。
  • 堪恨:令人遺憾怨恨。

翻譯

雲朵佈滿青山,水填滿了池塘,怎堪那歸家的思緒遲遲流轉。榮耀於我來說真的有什麼益處呢,慚愧辜負了自己的一生也只有自己知道。悠閒時回憶起野外的花香,春天的興致忽起忽滅,坐着憐憫庭院中的樹木,中午的樹陰在慢慢移動。人生的路途充滿了遺憾和可笑之處,病弱的身體從沒有衰老的時候就開始產生了。

賞析

這首詩以景入手,雲滿青山、水滿池的景象本應是美好宜人的,但詩人的歸思卻「轉遲遲」,形成了一種反差,暗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不安。詩中提到「光榮在我真何益,愧負平生只自知」,表達了詩人對榮耀的思考和對自己人生的反思,認爲榮耀並非真正的有益之物,而自己對人生的辜負只有自己清楚,體現了一種深沉的自我認知和內省。「閒憶野芳春興滅,坐憐庭樹午陰移」通過對野外花香和庭樹午陰的描寫,表現出詩人在閒暇時的思緒變化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敏感。最後「路歧堪恨還堪笑,病骨生從未老時」則表達了詩人對人生道路的複雜情感,既有遺憾怨恨,又有無奈自嘲,同時也提到了病骨早生,增添了一絲悲涼的色彩。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謝鐸

謝鐸

明浙江太平人,字鳴治,號方石。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講,直經筵。遭喪服除,遂不起。弘治初,以原官召修《憲宗實錄》,擢南京國子祭酒,累官禮部右侍郎管祭酒事,居五年引疾歸。經術湛深,文章有體要。任職國子監時,嚴課程,杜請謁,增號舍。卒諡文肅。有《赤城論諫錄》、《伊洛淵源續錄》、《赤城新志》、《桃溪淨稿》。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