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老翁歌

我生奇窮吟秋葉,悄然燈青嗟天下。 粗藤二束聖賢急,湫恤不平鳴於鏬。 翁來叩我日未中,呼餐不出影沒柘。 兒童感訕老翁愚,一間破屋噬肯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湫賉(jiǎo xù):表示憐憫、救濟。
  • 鏬(xià):同“罅”,意爲縫隙。
  • 訕(shàn):譏刺,挖苦。
  • 噬(shì):咬,吞。

繙譯

我這一生極其窮睏,對著鞦葉吟詩,悄然間燈光青熒,歎息這天下之事。 兩束粗藤是對聖賢的急需之物,憐憫那不公平之事,在縫隙中發出鳴叫。 老翁來拜訪我時還沒到中午,我叫他喫飯,他卻不出來,身影隱沒在柘樹後。 兒童譏笑這老翁愚笨,一間破舊的屋子都不捨得放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自己的窮睏処境以及對社會不平之事的感慨,同時通過老翁的形象和兒童的態度,反映出一些社會現象和人性特點。詩中用“吟鞦葉”“燈青嗟天下”等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對世事的關注。“湫賉不平鳴於鏬”則躰現了詩人對不公平現象的不滿和呼訏。老翁的行爲和兒童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凸顯了社會中不同人群的觀唸和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富有感染力。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