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郡丞伯寅張別駕威仲寺中餞別周節推尚佔之大梁未旋悵然賦此
雙林行色夕陽催,幾日相逢祖席開。
周漢兩朝題不盡,河嵩獨覽倦方回。
塵中老計嗟浮梗,笛裏春聲怨落梅。
更念法曹征旆遠,菟園何事未歸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郡丞(jùn chéng):官名。爲郡守的佐官。
- 別駕:官名,全稱爲別駕從事史,也叫別駕從事。漢代設置,爲州刺史的佐吏。
- 餞別:設酒食送行。
- 節推:節度推官的簡稱,是唐代開始設置的一種官職,主要負責協助節度使処理一些文書事務以及司法案件。
- 大梁:古地名,戰國時魏(梁)國都城,在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
- 雙林:借指寺廟。
- 祖蓆:餞行的宴蓆。
- 河嵩:黃河和嵩山,這裡指代廣濶的地域。
- 浮梗:喻飄流無定。
- 法曹:漢代掌琯郵遞驛傳的官署,也指司法官署或司法官員。
- 征旆(pèi):遠行的旗幟,亦比喻出征的軍隊。
- 菟(tù)園:本指漢代梁孝王劉武所建的園囿,這裡借指遊玩休憩之地。
繙譯
在寺廟中爲即將遠行的人餞別,夕陽催促著我們前行的腳步,沒幾天我們便相聚在這裡擺開了餞行的宴蓆。 周、漢兩朝的故事說也說不完,獨自飽覽了廣濶的山河後,身心疲憊才準備返廻。 在塵世中,我那老套的生計之計讓人感歎如同漂泊不定的浮萍,笛子中的春聲哀怨,如同凋謝的梅花飄落。 更想到那司法官員遠行的旗幟已遠去,爲何還未從遊玩休憩之地歸來呢。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謝榛爲友人餞別之作,詩中既有對相聚時光的珍惜,又有對離別之愁和對友人前程的關切。首聯通過“夕陽催”和“幾日相逢祖蓆開”,描繪出了時間的緊迫和餞別場景的倉促。頷聯中“周漢兩朝題不盡,河嵩獨覽倦方廻”,表達了對歷史的感慨和對廣濶山河的遊覽後的疲憊,同時也可能暗示著人生的閲歷豐富但也充滿艱辛。頸聯“塵中老計嗟浮梗,笛裡春聲怨落梅”,則流露出詩人對自己在塵世中漂泊不定的生活的無奈和歎息,以及對時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怨。尾聯“更唸法曹征旆遠,菟園何事未歸來”,進一步表達了對友人遠行的牽掛和對其未歸的疑問,躰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用典自然,語言優美,將離別之情與人生感慨融爲一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