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華死事
天作五嶺,代有俊人。
冰霜其操,寧有其身。
於維太華,鳳質龍鱗。
受天子命,以守海濱。
北風其寒,小丑煽塵。
憑城五年,保障斯民。
艱難葺搆,靡力不陳。
小邦憔悴,賊勢孔殷。
乃捐其軀,以報紫宸。
烈烈英風,睢陽之巡。
天子軫念,卹典載伸。
峨峨太僕,渙以絲綸。
及其後嗣,鹹荷陶甄。
於戲,死而不忘,孰則是倫。
於戲,我廣之事今且然,孰其奮不顧身。
拯我黎氓,紓聖人南顧之頻頻。
餘將仰叩於蒼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一說揭陽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的總稱。在湘、贛、粵、桂四省區邊境。
- 俊人:傑出的人才。
- 冰霜其操:像冰霜一樣高潔的操守。
- 寧有其身:怎能只顧自己的安危。
- 鳳質龍鱗:形容人的品質高尚,出類拔萃。
- 海濱:海邊。
- 小丑煽塵:指小股敵人挑起戰亂。小丑,指邪惡的壞人;煽塵,煽動戰亂,揚起塵土。
- 憑城:依靠城池防守。
- 保障斯民:保衛、護佑這裏的百姓。
- 葺搆(qì gòu):修理建築,這裏指加強防禦工事。
- 靡力不陳:沒有不竭盡全力的。
- 孔殷:很嚴重。
- 紫宸:宮殿名,這裏借指朝廷。
- 烈烈英風,睢陽之巡:像唐朝張巡守睢陽那樣的英勇風範。睢陽之巡,指安史之亂時,張巡固守睢陽,與叛軍進行了殊死搏鬥。
- 軫念(zhěn niàn):悲痛地思念,深切地掛念。
- 卹典:朝廷對去世官吏的撫卹典禮。
- 載伸:得以伸張。
- 峨峨太僕:高大威嚴的太僕。峨峨,形容高大的樣子。
- 渙以絲綸:頒佈詔令。渙,發佈;絲綸,帝王的詔書。
- 陶甄(táo zhēn):燒製陶器。比喻培育、造就人才或對人的陶冶和教化。
- 於戲(wū hū):嘆詞,表示悲哀、嘆息。
- 黎氓(lí méng):黎民百姓。
- 蒼旻(cāng mín):蒼天。
翻譯
上天造就了五嶺,每一代都有傑出的人才。 他們有着像冰霜一樣高潔的操守,怎會只顧自身安危。 說到李太華,他有着高尚的品質和出衆的才能。 他接受天子的命令,去守衛海邊的疆土。 北方的風寒冷刺骨,邪惡的敵人挑起戰亂。 他依靠城池防守了五年,保護着這裏的百姓。 艱難地加強防禦工事,沒有不竭盡全力的。 這個小地方已很憔悴,敵人的勢力卻非常強大。 於是他捨棄自己的生命,來報答朝廷。 他的英勇風範,如同張巡守睢陽一般。 天子深切地掛念他,撫卹的典禮得以實施。 高大威嚴的太僕,頒佈詔令對他進行嘉獎。 他的後代子孫,都受到了良好的培育和造就。 唉,死後仍被人銘記,誰能與之相比呢。 唉,如今我們廣東的情況也是如此,誰能奮不顧身呢。 拯救我們的百姓,緩解聖人對南方的頻繁憂慮。 我將仰首叩問蒼天。
賞析
這首詩是對李太華的讚美和紀念。詩中首先強調了五嶺地區代有俊人,爲後文讚揚李太華做鋪墊。接着描述了李太華的高尚品質和傑出才能,以及他肩負守衛海濱的重任。在面對敵人的戰亂時,他堅守城池五年,竭盡全力保護百姓,展現出了英勇無畏的精神。儘管敵人勢力強大,最終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來報效朝廷,其英風堪比張巡守睢陽。天子對他的犧牲表示深切的掛念,進行了撫卹,他的後代也受到了優待。詩的最後,作者感嘆李太華的事蹟令人難忘,並希望能有更多像他一樣奮不顧身的人,來拯救百姓,緩解朝廷的憂慮。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對李太華的敬仰和對當下局勢的擔憂,同時也激勵人們要有勇敢擔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