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八夜同巢翁石父燕集玄都道院中是日雷雨晝晦既夕星月爛然席上有作
偶與高人宴武夷,天空山水漾晴輝。
金盤曉露葡萄酒,玉女秋風薜荔衣。
雷起石堂龍未蟄,月生滄海鶴初歸。
瑤臺自有長生籙,莫嘆尊前往事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巢翁:指巢鳴盛,明浙江嘉興人,字端明,號崆峒、止園。明亡後隱居不仕,種匏瓜以自給。與徐枋、朱一是等爲友。著有《永思堂集》《洙泗問津》《老圃良言》等。
- 石父:作者的朋友,具體不詳。
- 燕集:宴飲聚會。
- 玄都道院:道觀名,具體地點不詳。
- 武夷:武夷山,位於福建西北部,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這裏可能是以武夷山指代風景優美的地方。
- 漾(yàng):水波盪漾的樣子,這裏指映現。
- 晴輝:晴朗的光輝。
- 金盤:金屬盤子。
- 曉露:早晨的露水,這裏可能指葡萄美酒如同晨露般清涼甘醇。
- 玉女:傳說中的仙女。
- 薜荔(bì lì):一種常綠藤本植物,莖蔓生,葉子卵形。薜荔衣常用以象徵隱士之服。
- 蟄(zhé):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
-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長生籙(lù):道教的一種符籙,據說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翻譯
偶然與德高望重之人在如武夷山般美麗的地方宴飲聚會,天空與山水映現出晴朗的光輝。 清晨的露水般清涼的葡萄酒盛在金盤中,如仙女在秋風中身着薜荔衣般美好。 雷聲在石堂響起,龍尚未蟄伏,月亮從滄海升起,仙鶴剛剛歸來。 瑤臺上自有長生的符籙,不要感嘆往昔的尊榮已經消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在特殊天氣和環境下的宴集。詩的首聯點明瞭宴集的地點和環境,以武夷山作比,突出其景色之美。頷聯通過描寫金盤葡萄酒和玉女薜荔衣,展現出宴集的奢華與高雅。頸聯以雷起、龍蟄、月生、鶴歸等景象,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富有生機的氛圍。尾聯則表達了對長生和超脫的嚮往,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世事變遷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精巧,將自然景象與宴集場景相結合,富有層次感和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