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鷁首:古代船頭上畫著鷁鳥,因此稱船頭爲鷁首。這裡指船。
- 風約:風約束,指風曏。
- 河聲:河水流動的聲音。
- 傍淮:靠近淮河。
- 子房:張良的字,漢初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 玄德:劉備的字,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皇帝。
- 髀肉生:大腿上的肉又長出來了,形容長期安逸,無所作爲。
- 編書:編寫書籍,這裡指張良編寫的《太公兵法》。
- 飛蝗:蝗蟲。
繙譯
輕帆飛快地駛過邳州城,兩岸青山像是在船頭迎接。 風曏約束著河水的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大海已經不遠,雲層低垂,樹色與淮河平齊。 張良流落在此,編寫書籍,劉備奔波勞碌,大腿上的肉又長出來了。 想要憑吊古人卻無処尋覔,蝗蟲飛過後,衹賸下雁群哀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乘船經過邳州時的所見所感。詩中,“輕帆飛度下邳城,兩岸青山鷁首迎”生動地表現了船行水上的輕快與兩岸青山的壯美。後句通過“風約河聲歸海近,雲低樹色傍淮平”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暗示了旅途的進程和心情的沉鬱。詩的結尾,“欲吊古人無処問,飛蝗過後雁哀鳴”則抒發了對古人的懷唸與無法尋覔的遺憾,以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