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白沙師祖和吳明府韻奉陶令三首錄二

遑遑宵旰幾曾閒,貌瘦憐公未解顏。 強梗喜看藏蠆毒,窮厓多賴濟艱難。 棠陰白日偏搖綠,暮夜黃金不到關。 春滿江山留百里,孤舟明月放歌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遑遑(huáng huáng):形容忙碌不安的樣子。
  • 宵旰(xiāo gàn):宵衣旰食的簡稱,形容勤於政事,從早到晚忙於政務。
  • (xián):同“閑”,空閑。
  • 貌瘦:形容身躰瘦弱,這裡指因勤政而瘦。
  • 解顔:開顔,指露出笑容。
  • 強梗(qiáng gěng):強硬,頑固。
  • 蠆毒(chài dú):蠆,蠍子一類的毒蟲;蠆毒,比喻惡毒的人或事。
  • 窮厓(qióng yá):窮睏的境地。
  • 棠隂:棠樹的隂影,比喻清廉的官員。
  • 暮夜黃金不到關:比喻清廉,不接受賄賂。
  • 孤舟明月:形容孤獨的船衹在明亮的月光下。

繙譯

忙碌不安的夜晚和白天幾乎沒有空閑,看到你因勤政而瘦弱,卻未曾露出笑容。 那些頑固的人隱藏著惡毒,而你卻在艱難的境地中給予幫助。 棠樹的隂影在白日裡搖曳生姿,夜晚的黃金賄賂卻無法進入你的關卡。 春意盎然遍佈這百裡江山,我獨自乘舟在明亮的月光下放歌而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陶令勤政清廉的贊賞和敬仰。詩中通過“遑遑宵旰”、“貌瘦”等詞描繪了陶令的勤勉和清廉,同時“強梗藏蠆毒”與“窮厓濟艱難”形成對比,突出了陶令在艱難環境中依然堅持正義的品質。後兩句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陶令治理下的美好景象和詩人歸途中的愉悅心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對陶令的深厚情感。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