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莊十有爲廬陵高半窮神道人題

寂寂無聲太古絃,先天冥會坐端然。 光風霽月從烹煉,春蚓秋蛇共蜿蜒。 生意兩間歸範冶,廣寒平地見嬋娟。 清泉白石堪脩禊,筆硯終身結好緣。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墨莊:指書房或文人墨客的居所。
  • 十有:十之有,即十分之一。
  • 廬陵:地名,今江西省吉安市。
  • 高半:高的一半,形容山峯或建築。
  • 窮神道人:指深究道家哲學的隱士或道士。
  • 太古絃:比喻極爲古老的音樂或聲音。
  • 先天:道家術語,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狀態。
  • 冥會:深奧的領悟或理解。
  • 光風霽月:形容天氣晴朗,風和日麗。
  • 烹煉:比喻修煉或提煉。
  • 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或繪畫中的線條。
  • 蜿蜒:形容曲折延伸的樣子。
  • 生意:生機,生命力。
  • 兩間:指天地之間。
  • 範冶:規範和冶煉,比喻修養和鍛鍊。
  • 廣寒:指月宮。
  • 嬋娟:形容月光明亮美麗。
  • 脩禊:古代的一種祭祀活動,用以祈福消災。
  • 結好緣:結下良好的緣分。

翻譯

在墨莊中,我爲廬陵山峯的一半高處,爲那位深究道家哲學的隱士題詩。這裏靜謐無聲,彷彿奏響了太古的琴絃,我坐在那裏,深奧地領悟着先天的道理。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我在這裏修煉提煉自己的心靈,書法和繪畫中的線條如同春蚓秋蛇般曲折延伸。天地間充滿了生機,我在這裏規範自己的修養,鍛鍊自己的身心。在平地上,我彷彿看到了月宮中的明亮美麗的月光。我在這裏用清泉和白石進行祭祀,祈求福祉,我的筆硯與我終身結下了良好的緣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墨莊中的靜謐景象,通過太古絃、光風霽月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道家哲學的深奧領悟和對自然美的讚美。詩中「春蚓秋蛇」的比喻生動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書法藝術的熱愛。結尾的「清泉白石堪脩禊,筆硯終身結好緣」則體現了詩人對文化生活的執着追求和與筆硯的不解之緣。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