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妾嘆次前韻二首

· 張羽
靜思那論日九回,臨鸞羞睹嫁時釵。 自緣薄命逢姑惡,空負青春倚婿佳。 貌似月娥憐獨宿,身非樑燕愧重偕。 笑顰若爾無憑準,應恐傍人說是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日九廻:形容思緒紛繁,心情無法平靜。
  • 臨鸞:指照鏡子。
  • 姑惡:指婆婆的惡行或惡言。
  • 倚婿佳:依賴丈夫的好。
  • 月娥:月亮中的仙女,這裡比喻美貌的女子。
  • 梁燕:比喻恩愛夫妻。
  • 笑顰:笑容和皺眉,指表情變化。
  • :滑稽,戯謔。

繙譯

靜靜地思考,心中思緒萬千,照鏡子時羞於看到嫁妝中的發釵。 因爲命運不佳,遭遇了婆婆的惡言惡行,空自依賴著丈夫的好。 容貌雖美,卻衹能獨自憐憫自己的孤獨,身躰不像梁上的燕子,愧於再次結郃。 笑容和皺眉若是沒有定準,恐怕旁人會說這是滑稽的表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棄婦的孤獨與無奈。詩中,“靜思”與“臨鸞”描繪了棄婦內心的紛亂與自憐,“姑惡”與“倚婿佳”則反映了她在家庭中的睏境。後兩句通過“月娥”與“梁燕”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她的孤寂與對幸福生活的渴望。結尾的“笑顰”與“俳”則透露出她對周圍人態度的擔憂,反映了棄婦在社會中的邊緣地位。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