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除夕登臺北城樓

瘴外日光芒角動,殘年出戶晝常陰。 寥天有此登高興,暮雨飄殘隔歲心。 役役談兵清議在,冥冥入世幾人深。 迷離爆竹千家晚,針孔光陰耐苦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瘴(zhàng):指南方山林中溼熱蒸鬱能使人致病的毒氣。
  • 寥(liáo)天:遼闊的天空。
  • 役役:勞苦不息的樣子。
  • 清議:公正的評論。

翻譯

在南方邊遠之地,太陽的光芒和角星一同閃動,已至殘年,出門時白天也常常是陰暗的。 在這遼闊天空之下,纔有了登高的興致,傍晚的雨飄落,打散了殘留的過歲之心。 人們不停地談論着軍事,公正的評論還在,在這茫茫人世中,又有幾人能深刻理解世事呢? 到了晚上,千家萬戶響起了迷離的爆竹聲,在這如針孔般的光陰中,只能忍耐着苦澀去吟誦。

賞析

這首詩寫於甲午除夕,詩人登上臺北城樓,觸景生情,抒發了內心複雜的情感。首聯通過描寫南方邊遠之地的特殊氣候和殘年的陰暗氛圍,奠定了整首詩略帶沉鬱的基調。頷聯中,詩人在遼闊天空下登高,本應暢快,但暮雨飄殘,又讓他心中的歲末之感變得複雜。頸聯表達了對人們空談軍事和世事的感慨,反映出詩人對現實的思考和憂慮。尾聯以千家萬戶的爆竹聲映襯出自己在苦短光陰中的無奈與堅持。整首詩意境深沉,語言含蓄,通過對自然景象和社會現象的描繪,傳達出詩人對時光流逝、世事無常的感嘆,以及在困境中堅守的心境。